“我的妈妈”是每个人一生都写不完的话题作文,内容丰富,细节满满,情感真挚,里面有表不完的感谢,道不尽的赤诚。
如何让学生发现本文母亲值得大写特写之处呢?我用了几种方法,表现母亲的“不一般”
一 数字.更具体地表现母亲的“好”:生了13个儿女,一手养大了8个,在给全家二十多口人轮流煮饭之余,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织棉花、挑水挑粪的情况下,养活了八个孩子。
是在早上天不亮就第一个起床的母亲。
是种了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的母亲。
是生孩子前一分钟还在煮饭的母亲。
是八十五岁仍在不辍劳作,纺棉不息的母亲。
通过数字发现母亲的不一般的吃苦耐劳,不是一般的吃苦能干,是非常吃苦能干。
二、细节,更细腻地表现母亲的“好”。母亲用普通的食材烹调生活的佳肴,母亲用家织布做结实的衣服。母亲每天要煮饭、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
三、褒义词,更鲜明地表现母亲的“好”:课文里有很多褒义词: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勤劳节俭、性情和蔼、深明大义,直接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
通过母亲不同于一般母亲表现母亲的“好”:具有朴素的阶级情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深谋远虑。所以课文中一定把她独具特色之处讲出来。
四、与众不同中,体会母亲的“好”:母亲节衣缩食把我培养成读书人,支持我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革命,并给我慰勉。
在连年旱灾,遭到欺压被迫分家的情况下,启发我追求光明寻找新的生活。
大革命失败后,靠三十亩地独立支持,没有跟随我享福,而是短暂相聚后回家继续劳动,一生不曾脱离劳动,直到最后。
五、直接抒情,热情表现母亲的“好”。作者在文末直接抒情,感情充沛,感谢母亲给其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通过多种写法表现母亲的不一般,在她身上既有传统母亲吃苦耐劳等鲜明特点,又有作为革命母亲特别之处,通过迅速的提炼信息、整合资源,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就跃然纸上。
教学设计:
【走进贤母,琐记有爱】
任务一:速读全文,了解贤母故事
活动一:默读全文,寻找母亲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勾画出关键语句,迅速了解贤母的故事。
要求:不动唇、不指读,每分钟不少于400字,引导学生注重母亲“民族英雄贤母”的言行和品质。
活动二:请围绕“贤母完人”这个评价,梳理出文中的相关事例,完成任务单
【母慈子孝,尺素情长】
任务二:品读语句,感知赤子情感
活动一 文中语言很朴实,但是包含着深情,请你选择喜欢的句子进行品析。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者。
“这样整日”,写出了母亲的辛劳程度,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感激。
2.这类地主富人家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却”,是出人意料的意思,通过富人不看的饭食母亲能做出有滋味的饭食,表现了母亲的聪明能干,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
活动二 文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请你选择喜欢的语句朗读并品析。
例如:1.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句话我把重读放在:应该、一天比一天、更加、只有、才是,这些介词、连词和副词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表达的情感更深厚。
作者通过直接抒情,表达了对母亲给予我知识和革命意志的感谢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实践的考验,更能感到母亲的伟大,并化作作了报答祖国母亲的动力。
小结:作者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既有叙事描写中含蓄内蕴的间接抒情,也有热情洋溢感情充沛的直接抒情,情真意切。
【表白英灵,砥砺精神】
任务三:表达情感,永续精神
活动一:为了内化于心,砥砺精神,在文化长廊尾端设置有留言薄,请参观的学生留言,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母亲,您将写下怎样的留言呢?
例如:一生平凡育儿甘做铺路石 他年名动四方德耀世界惊
活动二:“中华贤母故事展”结束后准备做个小册子送给同学们做留念,小册子的编辑选中了钟老夫人作为封面人物,你将把母亲的哪个情节作为封面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例如:我想把穿着干净衣服的八个孩子围在一起吃饭,母亲在旁边操持家务(织布),厨房有大缸需要挑水,院子里还有猪要喂等细节的画面作为封面,表现母亲的勤恳、能干、麻利而和蔼。
母亲是一本书,里面注日月,风霜不忍记,让我们致敬每个伟大的母亲,并化为动力,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去回报我们的母亲和伟大的祖国母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