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王大善人説他得了十二年的疮痨,已经是不能治的了,他説自己总是抱屈,抱屈就一劲哭。后来,听别人讲书,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怨人”,第二天早晨疮就完全好了。他説:“以后我就知道病根了,不怨人,常伦不受伤,绝没有病”(王大善人生于1864年,当时他35岁)。后来他给许多人讲病都挖“怨”的根儿,经常告诫人:“不怨,就什么都有了”。
后来,我把王大善人的“不怨人”讲给家人们、朋友们听,尤其是在他们生气的时候,我会説“不怨,不怨,王大善人説不怨就什么都有了”。没人反驳过我,也不曾有人赞同我,也许大家把我这句话当成“外交辞令”般释然,我似乎也将其作为一句劝人的口头禅。
当然,说这话最多的时候还是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比如:老Z开车报怨前面的司机太面时,我会説“不怨不怨,也许是一个新司机。”他蹭的一下边超车边说“你看看这人八成在打电话呢?”我看一眼便说: “那人还真没打电话,就是开得慢,好像是一个大妈,你催人家干嘛?”他说:“她这么开车,我等不起!”我说:“我们有多重要的事要去做?你有必要这么急吗?”他说:“我这么开车、超车太正常了。”我说“你蹭的一下加速、蹭的一下超车太不安全啦!”他说:“我开车你就应该完全放心,我开的多稳啊,你最好闭上眼睛休息会儿。”我说“你这么开车我哪敢睡觉?……”
我们也许会一路争执下去,直到目的地,也许会被别的事情分散了,也许突然一句“刺伤”其中一位的话而使其怒起来,也许……,总之不会愉快。
类似的事情不断的发生着,直到有一次老Z突然反问我:“你不让怨这、不让怨那,可是你一直在怨我,就超车这事儿吧,你经常会觉得我在赌气超车,我自己完全没有赌气的感觉,这是你对我的误解。”我说“还不是你经常觉得前面开车慢的人在打电话、看微信?”他说:“其实你有时候比我还急,只是你自己不觉得。”我说:“我可没像你这样。人说急脾气人开车慢、慢性子人开车快,就是咱俩的写照。”他的语调提高了:“怎么又扯性格上来了.....”这次,我察觉到我不该往下说了,因为,就在老Z提高嗓门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漂来四个字--“怨与愿违”!太难以置信了!这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词就像被风吹过来一样,我这么惊讶的想着,同时把这份神奇的礼物抱在了怀里,当然也就停止了与老Z的争执。
后来,“怨与愿违”这个词总是我的脑海中、在我的眼前漂浮着,使我不断的思索其含义。我想到了王凤仪王大善人讲他因为“怨”,得了十二年的疮痨,因为不“怨”,“治”好了他十二年的疮痨。王大善人不仅孝敬父母,爷爷也是他养老的,他生病时曾抱屈,也曾报怨兄弟耍钱。后来,他的原话是:“我知道古代贤人争罪,今世愚人争理。怪不得我成愚人了......(我)大声呵呼我个人的名字道:‘你打着人家不对,你生气算你对怎的!哥兄弟耍钱不是有耍钱的累吗?你不耍钱,你发财了怎的?’......第二天早上疮就完全好了。”
“怨与愿违”,我好像有些理解了。
每一种“怨”都显示一种目的或是一种意愿,然而,洽洽因为有“怨”,才不能实现这个目的、这个愿望。
怨是什么?“怨”是因为不满意而责备或埋怨。
为什么不满意?因为设定的条件或欲望没有实现、因为看不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因为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因为给予别人帮助而那人没有致谢.....
所以,会怨!
怨就像是一股气流,难以柔和,流向哪里都不会平静。如果一个众人皆知的孝子突然报怨自己如此孝顺老天却还让他生病,无论他之前多么孝顺在别人眼里也不是真正的孝顺了!难道你孝顺父母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不得病?类似事情亦复如是。
我意识到:每当我劝别人“不怨,不怨”时,也是我的一种怨!是我觉得对方在怨,这是我对人家的一种成见,这种成见就把自己摆在了比别人高的位置,本来是彼此平视的,变成一边俯视一边仰视,自然会对立起来。所以,一切出于怨的语言、表情、举动,都会适得其反。
“怎么才能做到不怨呢?”我问自己。
“学会察觉,懂得察觉”。我告诉自己。
察觉是一种自我审视,也是一种自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一句话,我记不清这话是谁说的了:“其实,所有人都是井中之蛙”,好像下一句是是:“只是井口大小不同”。我觉得说的有道理:每个人经历、视野来源于他所在的“井”口的大小以及所对应的天空,你的“井”口上面没有云彩,不代表别人“井”口上面了没有云彩,人家说有云彩时,其实你是没有资格纠正其对或错的。
所以,怨,是一种成见,暴露了个人涵养及视野!当学会、懂得自我察觉时,就会知道差距,就不会轻易报怨得失、对错、好坏。
记住老子的那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无怨无悔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