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21)

作者: 暮潇潇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23:25 被阅读5次

今天,我读了狼头长啸李树身先生的述评:《述评,为中美和谈营造良好气氛》。

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由著名学者认为:“ 今天中国经济乃至社会已经开始全方位融入全球经济和全球社会体系。这必然导致我们习惯的规则与国际上主导的规则相矛盾和冲突,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抉择,是遵守国际上主导地位的规则呢,还是坚持我们自己那一套规则,将我们自己那一套规则扩展到全球去呢?”并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答案。

真的一点都无法改变“规则”并缓和矛盾与冲突吗?李先生认为,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或许是这样,但之后却发生了变化。

在细读主流媒体对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综合报道和解读文章之后,其实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简单答案,也就是说习近平主席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发表的讲话以及会议内容都显示对进行中的“中美和谈”正在释放善意。特别是在23日已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中,就包括“不得利用强制外企转让技术损害外商合法权益及不得违法设置市场准入退出条件”。这便表明,中国政府对于“在中美高层贸易谈判重启”前夕的重视程度。

从习近平主席在会上讲话内容所包含对2018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分析当下的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的经济工作的字里行间中,读者至少从几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是在为即将召开的“中美高层磋商”营造良好氛围,而绝非“言必痛斥”的那种“打鸡血”式所谓“虽远必诛”的大国外交辞令。

首先,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有两处提到中美经贸问题,不仅指今年应“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而在明年则要“落实阿根廷中美元首会晤共识,推进中美经贸磋商。”显然将其写入中央文件,已明显地做出了调整,这对于缓解贸易战态度,既明确又积极。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会议报告中只字未提被特朗普批评为“保护主义产业政策”的“中国制造2025”,而只是强调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应当说,这是作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一项重大举措。当然,我们可舍此而另辟蹊径,谋求更加妥善的替代计划来承诺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并拓宽外贸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的渠道……

而且上述草案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鼓励基于自愿原则和商业规则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条件由投资各方协商确定,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

其中特别提到各级政府要指定“符合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如遇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对外商造成损失,也予以补偿。

草案明确以“安全审查决定”为最终决定。显而易见,这些细节都反映出作为负责任的谈判方,中方已调整了此前甚至声言“以牙还牙”的强硬姿态,在全方位地释放善意,为中美经贸谈判营造良好氛围,争取和谈获得预期成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wb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