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宝典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到底是孩子没准备好,还是家长没准备好?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到底是孩子没准备好,还是家长没准备好?

作者: 思源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06:47 被阅读3次

有一段《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爸爸痛哭》的视频曾一度刷屏社交媒体,视频中送宝宝上幼儿园后,爸爸给奶奶打电话报平安,突然控制不住情绪、抑制不住眼泪大哭了起来,旁边的妈妈又心疼又好笑,只能一边笑一边安慰,果然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开学时。

其实还有很多送完孩子上幼儿园后偷偷抹眼泪的父亲、不舍孩子上幼儿园而放声大哭的妈妈、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哭爸爸在外面哭,每一个视频都让人看得又好笑又心酸。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认为,我们以往的经历影响着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未妥善处理的过去也许会埋下隐患,影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这些隐患带来的问题很容易引发我们与孩子的矛盾。而当矛盾发生时,这种不恰当的心理会削弱我们理智思考和适时反应的能力。


看到这些场景让人引发思考,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孩子没准备好,还是家长没准备好?

一、诸多迹象表明,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可能是家长导致的?

哭闹、耍赖、逃避、装病……面对孩子形形色色的入园焦虑症状,很多家长束手无策,既心疼又恼火,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自己家的孩子却不能呢?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自己没有准备好和孩子分离,就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准备好去幼儿园。

“孩子吃的少,送幼儿园容易吃不饱!”

“孩子长得小,送幼儿园容易被小朋友欺负!”

一提到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家长尤其是长辈们就开始有各种的担心和忧虑。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及祖辈们宠大的,事事有求必应,全心全意地关注着孩子,给孩子想要的一切,这样容易让孩子感觉他就应该拥有一切,所有人都该听我的,照顾我。

所以当他到幼儿园后发现,老师不是只关注和照顾他一个人,他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还会批评他,而不是顺着他,这个时候他感受到差异化和挫折感,就会想念父母和家庭生活,就不喜欢去幼儿园。

等家长再要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他就开始抵抗,哭闹着不想去,这时很多家长心疼孩子,心想缓和下孩子的情绪,过两天再去吧。等到几天后再送,孩子哭闹得更凶,因为孩子在上一次的经验中知道,只要哭闹,家长就听他的,所以还会继续哭闹,家长又在犹豫要不要去,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每天一送幼儿园,孩子就开始耍赖、哭闹,家长被孩子闹得心烦,变得焦虑起来,手足无措。

仔细回想,孩子到了适龄期,对幼儿园有抵触心理,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过于宠溺孩子,事前没有做好引导好,才导致孩子入园困难,给家长造成了很多烦恼。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在书中提到,家长和家长的差别,经常不是地位、身份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


二、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孩子都是在家长们的呵护疼爱下长大的,但他终究是要面对过集体生活的,但由于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孩子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孩子可能过了开学初期的混乱后,就会渐入佳境,越来越习惯幼园生活,而有的孩子却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天天哭着说不要去幼儿园,有哪些原因容易让孩子产生不想去幼儿园的心理呢?

1、对家长的依赖

家人在身边,孩子的需求随时都能得到回应和关注,遇到什么困难随时都能有人帮助其解决,心里会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而去幼儿园以后,凡事都得自己面对和处理,不难想象孩子在独自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失落、焦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2、无法适应束缚的生活

孩子在家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到了幼儿园,他必须遵守团体的规矩,想要东西要与人分享,想玩玩具要排队,还被要求守秩序,不能随便讲话,到处乱跑,到处都是限制,让孩子觉得特别不自由。

3、对陌生环境不适应

孩子习惯了自己熟悉的家,熟悉的环境,还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去了幼儿园,却要长时间待在充满陌生人的,陌生的地方,吃着不可口的东西,孩子会感到莫名的焦虑与不安,甚至会感到害怕和恐慌。

4、跟不上集体的进度

集体生活中无法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或是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或者跟不上其他小朋友的节奏,他就感到失落和受挫,也会因此而产生心理压力,对幼儿园的生活感到紧张和恐惧。

5、人际交往受挫

孩子都渴望被关注,和小朋友一起时都希望关照自己,但在幼儿园里的集体生活中,孩子很可能被大孩子抢玩具,或其他小朋友欺负、排挤,时间久了,孩子感受不到存在感就不愿意去上幼儿园了。

其实造成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原因还有很多,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主要是因为不熟悉环境、不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

当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时,心里可能有很多的害怕与焦虑感,并不是无理取闹,家长们要耐心安慰和鼓励,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给予孩子积极地开解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迁就和退让,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事物。所以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占主要因素。

三、上幼儿园前家长及孩子要做的准备工作

当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时,意味着他将踏出集体生活的第一步,这一步使他从家庭走向了社会,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必经的成长,而成长往往都是要经历痛苦的,对于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样一个成长期非常重要。 

(一)心理上的准备至关重要

1、家长的心理准备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还要有心理准备?是的,家长的心理和态度对于孩子适应新环境十分重要。上面提到的“孩子上幼儿园,家长痛苦”的场面,即好笑又温暖,可现实是,家长给予孩子难舍难离的反应,恰恰是孩子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阻力。

“孩子哭得这么伤心,缓几天再去吧!”

“不去了,不去了,姥姥在家陪你!”

面对孩子哭闹的情绪,很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尤其是长辈们,一看到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委屈地哭,就容易产生不想让孩子去的想法,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不确定性,孩子自然也会犹豫,哭闹的场面也会越演越烈。

在孩子去幼儿园的事情上,家里人一定要统一观念,孩子长大的了就要走向社会,家长不可能呵护一辈子,你的宠爱和不舍,是在阻止孩子发展的需求。家长们要先调整心态,做好孩子会哭闹,不适应等情况发生的准备,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去幼儿园是势在必行的事,是他自己要面对的事。

2、帮助孩子适应的准备

在孩子还未进入幼儿园时,就要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父母可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比如带孩子经常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幼儿园的人、事、物及环境,并关注幼儿园的一些动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逐渐对幼儿园有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

平时生活中还可以将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听,令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比如,上幼儿园可以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还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能和小朋友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等。

家长还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玩模仿的游戏,模拟在幼儿园里游戏、上课的情景与孩子轮流扮老师和小朋友,这样能让孩子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及生活,减少孩子产生强烈的抗拒。

总之,要和孩子讲明道理,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使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让孩子初步理解上幼儿园的意义,从而能愿意配合去幼儿园。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同事说孩子最近刚上幼儿园不到一个月,就瘦了一圈,奶奶每天都念叨和埋怨,老师不好好给自己家孙子喂饭,总让同事找老师说说去,可同事很为难,她很清楚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还是自己孩子的原因。

孩子平时吃饭时都是奶奶追着喂,他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到了幼儿园就等着老师喂,饭放在面前自已都不会吃,奶奶看到了有愧疚心理,回到家还是一直在喂饭,想弥补孩子白天没吃好,结果导致孩子还是不会自己吃饭,还是要别人喂,这样使孩子在幼儿园变得很被动,同事每天也很发愁,屡次劝告婆婆,结果都遭到反驳和声讨,苦不堪言。

在入园前,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

1、动手能力

孩子应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自己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衣服等等,还要训练孩子的辨识能力,比如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物品等,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另外还要训练孩子学会如厕,不要让孩子在陌生环境对大小便产生抵触和恐惧情绪,从而避免发生生理问题。

2、表达能力

训练孩子主动表达意愿,教会他说日常生活用语,比如:我饿了,我热了,我渴了,我要小(大)便等,并能够勇敢地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孩子也许会面临着许多从未经历过的问题和困难,要教会孩子向老师或同伴求助,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建立交往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孩子每次完成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孩子相信自己能越做越好,增强他的自信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书中提到,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三)提前适应环境

很多孩子在家里时,作息时间不规律,困了就随时睡,饿了就随时吃,这样的孩子太过自由,到了幼儿园就会很难适应。

1、作息时间

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作息安排,平时在家里到相应的时间就要告诉孩子现在这个时间要干什么,要求孩子每天按时进餐、睡眠、盥洗、游戏等等。引导孩子早睡早起,中午睡午觉,三餐定时、定量,并坚持执行,养成孩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这样孩子才能够比较容易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物品准备

提前为孩子准备去幼儿园需要用到的物品,与孩子一同购置他喜欢的样式,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

为孩子选择合身,方便更换的衣物,选择适合跑跳活动的轻便鞋子,有的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添置了很多新的衣物,反倒让孩子不适应,感到不舒服,增加孩子的不悦感。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能完全表达清楚意愿的孩子,家长要多为孩子准备衣裤放在幼儿园备用,以备孩子尿裤子、呕吐时更换。

对于依恋性强的孩子,家长可让孩子选择最喜欢或常用的物品带到幼儿园,还可以带着家长与孩子在一起常玩的玩具等,这些东西是家长与孩子联结的物件,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3、与老师提前做好沟通

入园前要了解幼儿园的环境也包括对老师们的了解,他们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是怎么样的,教学大纲是什么样的安排,反过来也要让老师尽快了解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平时喜欢什么玩具,喜欢做什么游戏,让老师能够尽快地掌握孩子的个性,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更容易对孩子做出引导和帮助。

“开放日”和“家长会”,都是很好地了解幼儿园和老师的机会,家长们可以陪同孩子从入园开始,到就餐环节、娱乐设施、安全隐患等环境进行仔细地了解。

(四)增加入园的仪式感

入园前几天,也许家长已经准备就绪了,但还可能增加孩子对新生活的仪式感,使孩子对未来的幼儿园生活更加期待。

比如,给孩子准备一件入园礼物,在幼儿园门口给孩子拍一张照片或与家长的合影,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纪念孩子迈入社会重要的第一步

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迈向社会和集体生活,不适应与害怕是意料之中的, 如果父母能提前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和物质的准备,很大程度上能帮他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减少恐惧和分离的焦虑感。

但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先做好和孩子分离,以及陪伴孩子,帮助孩子适应新生活的准备,并要坚持执行,不能因一时的不忍和心疼,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态度摇摆不定,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产生疑惑和挑战,加大了孩子去幼儿园适应新环境的阻力,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个体心理学阿德勒曾说:“孩子是最差的解释者,却是最好的感受者。”

孩子是最敏感的,他可以快速准确地接受到你的情绪和态度,他们是天生的心灵感应大师,正因为此,对于家长们来说,我们需要更好地修炼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到底是孩子没准备好,还是家长没准备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ba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