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旬,我参加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时候才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这个概念。
老师课上大概讲了一些,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多么重要,可当时我一知半解,而且对于老师所说的子女的婚姻家庭会相当程度的重复父母的生活,这样的说法我完全不敢相信。
随着我越来越深入的学习和这两年针对自我成长的过程里,到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对于原生家庭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信息,知道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童年,深深的感受到一个没有创伤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孩子的童年期实在是太脆弱了。
很小的时候,孩子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不知道哪些话别人说的是真的,哪些是用来吓唬自己而并不会真实发生,但是只要是有一点点不高兴的事,孩子都会放大这种难过的感受!
记得儿子2岁多的时候,晚上哄睡特别费力,可能是白天运动量不够,晚上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讲的口干舌燥他还是不肯睡!实在太累了,我就不耐烦的说一句,你在不睡就出去吧,去外面大街上,没人哄你了!
确实,说完这话他赶紧拉紧被子配合着我变得安静了!可是第二天早起醒来就哭了,还特别伤心,跟我说他做梦了,梦见他一个人出门,找不到妈妈了,哭的好伤心。
我很后悔自己那样对待孩子,这给他的安全感造成很大的伤害。妈妈是孩子最稳定的依靠,如果妈妈在他小时候曾经让他感觉到不安,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妈妈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好而抛弃他。这对孩子来说显然是毁灭性的打击。
就是这种童年时期各种糟糕的事情的总是在当时被自己放大,当时的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导致我们成年之后也会保留这样那样的创伤,遇到类似的话或者相似的小事以后情绪一触即发。
学习心理学对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能够给我的孩子的童年少一些创伤经历,虽然不能够做得完美,但是我懂得在自己真的错怪孩子的时候,或者因为自己的原因情绪不的时候主动去跟他道歉,也能够多察觉他的行为背后的需要,希望因为我的努力能给他一个简单快乐的童年时光!
就在刚刚,儿子跟我说,“妈妈总笑不说孩子,孩子就会变好,妈妈就是好妈妈”,妈妈们,别再吝啬笑容啦!
一起微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