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人文社科植物花卉辨识
“沐兰汤”里边的兰草究竟指什么?

“沐兰汤”里边的兰草究竟指什么?

作者: 易花得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08:52 被阅读177次

    花木君

    端午习俗不少,自远古一直流传到现在,有沐兰汤一说,其原因在于古时经常流传瘟疫,人们在端午时节沐浴熏衣,认为可以祛除病菌,远离瘟疫邪气,再加上兰草富有香气,熏沐后穿上衣服,心清气爽,幽香袭人,因而成了端午一重要习俗。

    佩兰

    然而有人研究,当时沐兰汤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也就是所谓的鸡骨香、水香、兰草一类。在网上搜索一下,所有的关于沐兰汤都是抄袭“端午节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这一段,可是不知道抄袭之人有没有仔细研究过为什么?

    我们先认可沐兰汤就是菊科兰草,作为野生植物广为分布在南方,应该是很容易取得的,可是《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为何不可得?该植物应该很容易找到。窃以为沐兰汤应该不是现在附会的菊科兰花,二就是沐浴和佩兰花二者的结合而已,否则如果是菊科兰草,那么这个传统应该不会不可得。至于沐兰汤的习俗,则是口口相传,经过战乱中断和继承发展,后人已不知道是二者结合,而以为是煎兰花叶子,当然没有香气了,这就是不可得的原因。

    明人在发现兰叶没有作用,但是又要恢复沐兰汤习俗,因此就用其花草来附会,这也是煎艾叶、菖蒲、白玉兰、柏叶等的来历,而这里边还是不见菊科兰草,难道不值得怀疑?!至于现在人研究,是在发现鸡骨香、水香等煎水后有香气,鸡骨香可以祛风之风湿,然后附会于沐兰汤一说,盖谬矣!

    从上来看,窃以为,沐兰汤为沐浴和佩纫兰花结合,而不是把兰草煎水沐浴,这点可以从不少记载可以证明。

    兰花在古代就代表国兰,文献记载没见兰花指菊科植物,二者区别也非常大。兰花的王者香,优雅高洁,兰花姿态曼妙,舒展有节,《孔子家语》记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屈原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吟唱着兰。在他的笔下,兰是君子,德行高洁。《离骚》中他写,“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王逸章句言“行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屈原的扈与纫,正是显示了自己德行高洁、修身清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明确说明在春秋时期兰就是国兰,而不是什么鸡骨香。

    端午节本来是仲夏之时,人们沐浴除菌,跳“傩戏”驱鬼的一个活动,自古有之。后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抱石投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因此,端午节演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屈原非常喜欢兰花,经常把兰花(蕙兰、春兰、建兰等)佩在胸前,代表高洁脱俗,兰花的幽香沁人心脾,具有君子风范,因此人们就把端午节沐浴佩兰结合在一起,成了沐兰汤。

    现在沐兰汤成了一种仪式,人们基本上都是用艾叶煎水,然后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而兰花,早已经成了君子文人的精神寄托,上升到欣赏水平,不再佩纫,或者所谓的煎水沐浴了。

    2017-5-29易花得木(yihuademu)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沐兰汤”里边的兰草究竟指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h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