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镜头内外

作者: 鹿小与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3:32 被阅读159次

    前言:相遇

    封面

    逛书店,眼睛落在了《看见》这本书的封面,不由得被她眼中流露出自然平和的光芒所吸引。封底上的一段话: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新闻的目的是在于呈现事实,然而加入了观察者这一因素,意味着新闻只能无限趋近于真相但永远不可能是全部的真相。她的选择也决定了她的立场,“人”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只有生命才能照亮生命。

    一、透过镜头看世间百态

    曾经的新闻如今看来都已变成遥远的历史,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当下每秒种,新的信息刷新着我们的大脑。身处其中,我们或主动或被动感知着事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追逐着社会热点,探求事件的真相,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实地调查采访。自从2001年加入央视,柴静也加入了这一队伍中,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跟随她的镜头,那些事件在我们的眼前闪现,2003年非典事件、2006年虐猫事件、2007年华南虎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还有那些一直存在的社会问题,比如家暴、比如留守儿童的教育等等。我从中选取了比较有感触的“三种人”。

    1.“牺牲”的人

    翻开第二章,下面这张图片引入眼帘。遥远的记忆如照片显影般从一片漆黑到慢慢浮出画面。夜晚坐在开着台灯的房间,安静的能听到自己的每一次呼吸,似乎嗅到空气中那陌生而熟悉的消毒水味道。

    2003年4月22日,人民医院,运送病人的医生没有隔离服,只穿着普通的蓝色外科手术服。(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我在北京,03年上小学五年级。最开始,知道有种叫非典的病毒,那时并不是很担心,生活照旧运转着。但突然之间,像炸开了锅。非典的报道变得越来越密,打开电视每天关注着疫情发展,确诊XX例,疑似XX例,死亡XX例,数字不断飙升。小心脏像上了发条一样拧紧了一圈。家里,稀释的八四擦的地面能照镜子;药皂把手洗的粉白粉白;出门带口罩,把自己裹的像只粽子。学校进门例行量体温;被告诫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发热”成了敏感词,“咳嗽”则让人避之不及。后来,疫情太严重以至学校被迫停课。在家收看“空中课堂”成为80,90后们的共同记忆。大街上的人寥寥无几,那一年的春天格外寂静,蔓延着看不到的硝烟。白衣天使奋战在一线,我们只能默默祈祷。“多久才能结束?”每个人心中都打着问号。

    “非典”是国人的一道伤痛,这疤如今再次被掀开,了解到令人内心沉重的事情。那天夜里我的眼泪像拧开的自来水管般止不住的流。比天灾更令人痛心的是人祸。透过镜头,我第一次这么近的看见。

    四月二十二日,总共二十九个病人一个个从头到尾盖着白布从人民医院被推出来。“天井出事了。”参与转运的副院长王吉善匆忙中丢下这句话。“一周后他也发病了。这29人都是非典病人。世界卫生组织检查时,他们曾被装在救护车上在北京城里转。两天以后,有着八十五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宣布整体隔离。从四月五号开始,人民医院陆续有二百二十二人感染,包括九十三位医护人员,有将近一半的科室被污染。”“门诊大楼北侧的急诊科是当时疫情最中的地方,天井就在这里。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二十七张床几乎完全挨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只拳头的距离。白天也完全靠灯光,没有通风,没有窗,只有一个中央空调的排气口,这个排气口把病菌传到各处。”翻开发黄发脆的病例,上面写的都是“肺炎”,但医生心里知道那其实是SARS。很多不知情因为其他病来打点滴的人也只能沤在这里。而医护人员明明知道却无能为力,他们自己也只能坚守阵地。唯一的防护措施是靠精神防护。“一张张椅子依然摆在那里,原样,从四月到五月底,谁也没动过,蓝色的油漆在太阳底下已晒得褪色,快变成了绿的,面对大门口敞开放着,像一群哑口无言的人。墙那边一街之隔,就是卫生部。”

    当柴静这期节目播出后,仍有同行指责说是在制造恐慌。时任《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2.“较真儿”的人


    讨厌屈服的公民——郝劲松(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有人会因为如厕被收取五毛钱就把地铁公司告上法庭吗?会的,那个较真儿的人叫郝劲松。他说“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一个人的力量虽是有限的,但是带来的影响确是不可估量的,比如被尊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帕克斯,她的行为促使后来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公车上的“黑白隔离”。而郝劲松不仅没与被告结下梁子,反而受到了尊敬。我喜欢他对公民的定义,“能独立表达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敢于冲在最前线,但至少别做得便宜卖乖的事。我曾看过学员对线上课不满而进行维权。这种和机构平等谈判的机会是由那些较真儿的人,对自己负责的人争取来的。有些人也对课程不满意,但是又不愿花精力去找机构理论。他们在底下旁观也罢,却在他人费力争取到部分权益后又和事佬般地劝维权学员不要搞的太僵,见好就收。这样的人的确令人无语。

    3.“无为”的人


    卢克安和孩子们(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社会齿轮飞速旋转,人们似乎处在一种焦虑中。做家长的更是怕子女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说小时候也是被父母这样教育的,所以像接力赛一样,这棒又要传给自己子女。但是很少有人问过孩子们是否真的快乐以及他们的愿望。然而,有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他就是卢安克——一个自愿扎根广西山村20年的洋教师,身体力行诠释教育理念,像道家的无为而治,又像精卫填海。卢克安崇尚自由。他有耐心陪伴孩子们成长,不着急看到成果。尊重孩子们本来的样子,给他们未来要走的道路的才能及力量。他相信改变自会发生,但改变不是他的责任,也不是他的目的。他只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便可。他说:“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他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甚至也不会阻止干涉他们。对于不同特点孩子们的举动,卢克安都可以去理解。他说:基于理解的沟通与基于反感的沟通是不一样的。比起语言,他更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做事画画、做音乐、拍电视剧、修桥......“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二、透过镜头看心路历程

    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对于事件的叙述,还会有思想沉淀。镜头不仅仅带我们重温那些历史瞬间,更让我们有机会反观自己的内心。对于柴静来说,从青涩文艺女主播,随节目一路成长,变成了温暖睿智、有韧劲的记者。对我而言,从中也感悟到一些东西。

    1.从评论到聆听

    柴静最开始时,主持风格八股腔。紧张的只顾着思考自己的下一个问题,基本听不见嘉宾说的话。每期像是流水线作业般地收尾评论一番,再展望明天:“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当时的她,并没真的去了解感受,丢掉了自己的思考和发声。

    《双城的创伤》这期节目追寻孩子们陆续集体服毒自杀背后的原因。青春期的他们敏感易碎,单纯又复杂的心中藏着很多谜。柴静了解到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如果我们怠于了解便急于下结论,那么我们便远离了真实。这期的节目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以无解收尾。她开始不再去表演一个职业,而是尊重真实世界的复杂。

    2.从表面到深刻

    初出茅庐做“时空连线”,有期是关于刨腹产。领导陈虻指出她的问题:不能只关注知识层面,必须要深入下去至少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说剖腹产错误,那么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医疗体制的问题。如果你认为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民为什么会相信它?”

    慢慢我们看到在后面,柴静做虐猫事件那期,采访了当事几方。虐猫者、视频拍摄者、发布该视频网站的负责人、人肉搜索发起者。不仅了解到他们的社会身份、价值观、背后的产业链条、小众人群的需求,还有对于以暴制暴的思考。每一条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但更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其中某一环,情绪被人消费。柴静时常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3.从批判到宽容

    刚性采访总是不可避免,但她渐渐明白了即使秉持正义之名,像车轮一样碾过人心仍是一种戾气。记者不是审判者,而是要引导受访者表述,尽力呈现事实真相。

    除了热点新闻,那些被我们遗忘在角落的弱势人群,亚文化群体也同样值得关注。当我们觉得这些过于边缘化,借用作家野夫的话:“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已经免于受辱了”。歧视与被歧视一直存在,我们都有可能在某一个层面成为弱势。为何不能学着尊重,接纳不同呢?

    关于家庭暴力,之前我的反应是痛斥丈夫的残暴。但柴静的采访让我看到了另外的一面。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疯狂英语李阳的妻子Kim就受到过家暴伤害。但她说丈夫在施暴时,流露出的并不是宣泄的满足,而是有点绝望的感觉。采访李阳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他最后走向这条路,某种意义上他也是受害人。家暴家庭中女儿小梅说:“一个人他的心再硬,也有自己心底的一角温柔。”“你觉得爸爸有吗?”她想了很久,一字一顿地说:‘有,只是还没有被他自己发现而已。’”突然那一瞬,我心里的某个角落也松动了。毕竟血浓于水,他是施暴者,可也是孩子的父亲。我们让孩子去恨自己的亲人吗?她以后如何看待这个社会。家暴问题不仅仅是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恨不能跳出轮回,但爱能。

    陈虻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柴静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药家鑫事件,让我第一次听说“激情杀人”。偶然中往往蕴含必然。了解到药家鑫家的父子关系,就更能理解这件悲剧的发生。有时我们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很难说可以理解对方。人或多或少都有阴暗面,也许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就被从潘多拉的盒子里放出来。谁也不敢说自己清白,绝无犯错的可能。柴静的同事曾说:“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他还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4.从抑制到平衡

    柴静说有一个阶段,勒令自己不能在节目中带着感受,认为客观的前提是不动声色,真相会流失在涕泪交加之中,但这之后觉得世间有另一种可能——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都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书中柴静写:“什么是探寻?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她自掏腰包拍的纪录片《苍穹之下》在社会上引起不小争议。但至少,人们开始重视起来,开始讨论起来。雾霾虽大,但也要讲话。(视频片段  http://video.sina.com.cn/view/249334232.html)

    最后,愿我们都有“看见”的勇气与“看见”的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镜头内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ul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