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技术

作者: 书山为景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00:15 被阅读2次
无线充电技术

特斯拉是一位天才而又勤奋的科学家,他发明了现在全世界仍在使用的“交流电系统”,发明了雷达,发明了放大发射机,他的一生有700多项发明。他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员工,也曾经死磕爱迪生,11次婉拒诺贝尔奖,为了科学终身未娶,他被称为“神”,最后却死于贫穷,总之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很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无线电系统”和“无线电传输系统”,也就是关于“无线充电的技术”。最后因为经费问题被搁置研究,直到死去。

在之后的100多年里,“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了初步发展,也就是说“无线充电技术”实质上也才发展了20多年,可以说是一项全新的技术。

要实现无线充电,目前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电磁感应,第二种是磁场共振,第三种是无线电波。目前人类主攻第一种,为什么?说起来有点惭愧,因为特斯拉当年只留下了这一种的零星资料。特斯拉当年就给出了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的试验原理,还有一些手稿。人类研究了百年,竟然依旧停留在特斯拉当年的水平,特斯拉泉下有知,或许真的会嘲笑我们。如果当年不是某些人物的阻止和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特斯拉很有可能就完成了无线充电的研究。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无线充电技术”,但终究还是停留在极短的距离内才能实现无线充电,甚至给手机无线充电还要把手机贴在无线充电设备上。所以“无线充电”技术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现在世界上所有的所谓“无线充电技术”都不是实质上的无线充电。

未来的“无线充电技术”是完全不使用连接线的,并且不是只给手机充电,会为一切电气设备充电,“无线充电”将可以打破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充电,与现在相比充电速度也可以提升成百上千倍。

可以想像这样一个场景,你的手机快没电了,只要输入充电密码,就可以在几秒之内充满电,甚至你的手机关机了也可以在身边找到任何一个电器,把手机放到上面瞬间充满。现在叫“闪充”,那时就叫“瞬时充”了!

那为什么“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停滞不前呢?首先了解下无线充电原理。话说回来,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原理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看起来也简单,就是充电底座和用电终端分别内置线圈,当两者靠近,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用电终端接收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便开始从充电座向用电终端进行供电。

原理是简单,但是最致命的就是距离,这样的电磁感应在短距离内可以,但是距离加长后,就不会出现电磁感应了。这个距离也就在可以限制在2米之内。而且距离越长,电磁感应越弱,耗电越多,充电越慢。目前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根本就无法解决,因为距离是必然要存在的。

总之,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确实就被限制在了这。科技的进步,也只是稍微增大了无线充电的距离,稍微降低了一点损耗,但是起不到根本的作用。无线充电这一个美好的愿景似乎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可能,这个世界又快到了技术革新的时候了,从基本原理上改革无线充电,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既然“无线充电”最主要的问题是远距离传输问题,那么我们就索性不解决这个问题了,换一个角度想,如果身边的所有工具都具有了充电功能,也就没有了“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了,因为我们可以实现用身边的任意一个工具给另外一个工具充电了。

做一个大胆的设想,随着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随着物联网的构建,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房子,家具,车子,衣服,还有所有的使用工具,基本上会实现三通。什么是三通?就是通电,通数据,通学习。就是这些东西都成了需要充电的,带有数据的,自主学习的智能工具了。到那时所有的工具都会以各种方式“相互链接”起来。说了那么多与无线充电有什么关系呢?现在解决“无线充电”的距离问题不是个大难题吗?既然到那时万物互联了,万物智能了,万物学习了,当一个工具没电时就可以用身边的任意一个工具(越近越好),进行无线充电了,这叫“万物互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线充电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xg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