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之孝道

作者: 玖月梦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22:22 被阅读153次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圣人,更是万世师表。而知道孔子的人,也许不知道是他整理了四书五经,但一定知道《论语》。《论语》作为孔子思想言论的集成,充分的体现了集中关注现实生活的特点。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通过点点滴滴的对话所告诉我们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孔子的智慧就通过《论语》,跨越千年,向现在的我们展示,甚至指导、鞭策着现在的我们,这才是真正不朽的东西啊!

        而我今天要谈论的,不是学习,也不是修身,而是孝道。《论语》中的孝道可谓是发人深省,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深深的印刻在了后代人们的心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则馀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敬老人,出外要尊重长者,谦虚谨慎且讲求信用,博有爱心且亲敬仁者。这些基本功都做好了,才可以让他们去学习书本知识。”由此可知,孔子是十分尊崇孝道的,就连学习也要以孝道的基础。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学习如何做人,可能就是入孝而悌、谨信而爱。做人离不开“孝”,学习也离不开“孝”。

        孔子还曾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观察他的品行,三年不改变父亲的事业,可谓是孝了。孝,在古代,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对于孔子的这段言论,我觉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来说,都是过于迂腐的“孝道”了,更不用说现当代了。在古代的时候,因为落后的思想观念,原始又封建的政治制度,想改“父道”,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失去生存之本,所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算说得过去。而这一直持续到了民国时期,比如说北京天桥,唱戏的孩子继续唱戏,说相声的孩子继续说相声,杂耍的孩子继续杂耍。不是不想变,而是变的风险太大了。民国时期尚且如此,那可想而知,两千多年来,“无改父之道”是多么重要的生存条款了。孝,是一种独立的情感,不管子女在干什么,都是可以尽到一份孝心的。相反的,我倒觉得孔子的前半句话在今天读起来更有意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父母亲永远都是孩子的榜样。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孩子从小就在膝下长大,在孩子的心中,父母一直都是独立的,是不需要自己牵肠挂肚的,这会慢慢的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当孩子长大,远在天边的时候,常常只是思念父母,而很少担忧父母,甚至于,有时父母生病了,孩子们也感受不到。因此,孔子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将父母的身体健康放在心上。

        “孝”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的,共有6章,而其它的则是论述了“孝”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如学习,做人,礼仪等等,甚至于还有关于治国的,可见,“孝”是十分重要的。

          孔子对学生们讲求“孝道”,于是,学生们中辞别孔子,回家赡养双亲的人,就有十三人。所以说,“孝道”对当时的社会影响之大。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孝道”无一不贯穿每一个朝代,甚至出了《百孝经》。在清代时,更是出了“百善孝为先”,这样脍炙人口的俗语。而在这么多年孝道的传承中,《论语》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孝道,在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洗礼之后,已深深植根于千万炎黄子孙的内心土壤,成为我们最当积极践行的善行。

          然而,反观当下,现实中不乏漠视孝道之人。以钱财替代孝者有之,以忙碌推脱敷衍孝者有之,置年迈父母于不管不顾者亦有之。我只望《论语》中永恒的“孝道”别被当代人所遗忘!

    论《论语》之孝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d87c6ef82641:孝被孔子玩坏了,他自己都没尽过孝。一个没孝顺过父母的人却定义孝很可笑。

      本文标题:论《论语》之孝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kb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