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教育的娱乐化进程在中国刚刚开始萌芽,那么教育的产业化则是一个自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进入百姓视野、生根发芽了二十多年的老话题了。和娱乐化一样,产业化因影响到人们的经济利益而备受关注,造成的负面效应也是相当之多,比如有人说“教育产业化几乎成为了乱收费的代名词”——像这样批驳教育产业化的文章在网上多如牛毛,其中一些论述非常值得大家参考。
人们说给马戴眼罩是为了马匹能够专注前方、不受惊扰。不知马对此作何感想:应舍弃视野获得专注、还是拓展视野面对挑战呢?但是,这类文章常常着重描写公立学校的“公益性”与产业化“营利性”的矛盾,写作视角受到公办立场的约束而显得不够全面——我所身处的民办教育行业本质上便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公益性”,也自然就谈不上什么矛盾。因此我认为,这些批驳的声音仍具备很强的局限性,需要由我做出如下补充:
首先,很多作者混淆并滥用了“教育”一词的概念。我们不能把“受教育”的目标粗暴地定义为“参加高考”、并认为与学历无关的学习不属于教育。认为“上大学才叫受教育”的人忽视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兴趣教育等教育形式的重要性。课外补习班破坏的顶多是高考的公平、而不是整个教育的公平。
因此,教育是否全盘属于公益事业仍有待论证。“盈利使教育堕落”的论调粗暴地把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混为了一谈,而事实上尖端教育的产业化与基础教育的公益化之间并不矛盾。具有独创性的知识与经验理应为其所有者带来可观收益,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创新而不是坐享其成、拾人牙慧。
所以,公益与营利的矛盾并非教育问题的万恶之源。就像我们不能单方面关注官员是否存在贪污腐败的违法行为、而对其“合法不作为”(懒政)的问题视而不见。同理,单方面以利益驱动、道德败坏解释中国教育产业乱象的人忽视了产业经济正常发展也会存在的诸多难点与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