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教育小随笔

作者: 格质艺术研究室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7:30 被阅读16次

我的初中生活带给了我两个延续至今的习惯:一,是我在初二时受动漫作品的影响养成了画画的习惯(我因此走上了艺术的职业生涯);二,是我的语文老师陈冬梅老师从初一开始就让大家每周写一篇随笔,让我养成了写小短文的习惯。使我尤其感动的是在我十四岁生日那天晚上写的关于“自我社会形象扮演”(起因是我纠结于不想作为班干部给其他班的晚自习考核打分)的随笔上,陈老师用红色圆珠笔洋洋洒洒地批注了好几页纸,指出“反思”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这让我今后都把反思当作对自身的洗礼与褒奖。

语文陈老师对作业的认真批改鼓励了我每周将更多心思用在做她的作业上。这是很好的教学循环。

我的随笔受到了中学作文与博客文化的启蒙。2000年时,互联网在中国萌芽不久,很多人上网还只能拨号。我家添置了一台新的电脑,当时母亲反对我用电脑玩游戏,她自己却也慢慢沉迷在了博客写作中。2013年,当我在伦敦艺术大学攻读数字艺术专业的研究生时,我的母亲早已开始用微博了,而我则被研究生导师要求在blogspot平台上定期更新博客——那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在潮流度上落后于自己的长辈;不过对于我的导师来讲,他认为我擅长写博客随笔并鼓励我永远写下去。也许他当时就预见到了我写书的今天。

以随笔的形式写教育类的文章也许会很冒险:通俗读物并不能充斥太多严密的逻辑论证与理论研究,而类似一篇高考作文的长度(800字左右)也不足以支撑太多文学性的东西,最后的文章很可能会成为学术性不够深、趣味性也不够强的怪物——但我想这既是本书的一大缺点、其实也是一大优势:让习惯于轻阅读的读者们稍微绷起学术思维的神经、让言语晦涩的教育专家们尝试融入大众话题,这样双方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沟通与互动,不是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 教育小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hn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