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熟视无睹而又奇怪的商业现象
专业T台秀是服装,箱包等大牌的发布渠道,也是设计师向外传达流行趋势的通道。这原本是平淡无奇的事情,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T台走秀,只有比基尼从专业T台中杀出重围,出现在各大营销活动现场,甚至农村大办酒席的现场,且经久不衰。稳定出现的现象都值得思考,商业规律必然蕴含其中。
一个不假思索的说法是“黄赌毒”都是好生意。商业经营中参杂一点,总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因为“赌毒”的法制量度清晰且管制带来的代价特别大,所有没有被品牌商大量采用。而比基尼的选择,由于法制规则不容易量度,使得企业付出的管制代价较小,而在企业营销获得中大放异彩。
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比基尼受众群体较大,在有限的场地上,供应一个营销节目,可以获得一个结伴群体驻足观看的好处,同时,还少付一个分别独立供应特定人群节目的成本。
一,两个说法,谁对谁错?
第一种说法,分明能看到在管制力薄弱的地区,比如农村,大办酒席之后,总是用打牌,和“清吹”节目的方式来实现留客(比基尼是主要节目之一),以增加酒席人气的收益;而在管制力较强的一二线城市,同样是办酒席,可以看到主持人播报的节目,但打牌现象几乎绝迹。这似乎验证了“黄赌毒”之于生意的好处。
我们将视野投放到一个极端的区域---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这里连年登榜全国十大贫困县区。由于地区贫穷,大办酒席通常演变为变相集资,份子钱通常高达上万元。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办酒席已经发展到需要提前由三级政府审批,并有专人到现场监督的地步。这样的管制不可为不严,但饭后的“清吹”节目与打牌娱乐却一律不干涉。由此,可以直接否定第一种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极端现象来否定说法的同时,也将打牌这一现象剥离来出来,有其他赚钱项目的竞争,饭后就有各自的忙碌,打牌只能出现在赚钱机会较少的地方或群体之中)
第二种说法是:为留住结伴的各类群体,而找寻最便宜的供应办法。因为结伴群体,需求各异,为各异的需求提供独立供应,要么将结伴群体拆开,要么合并为同台表演:拆开结伴群体的办法,以损失结伴时彼此照顾,彼此增进情谊的收益为代价;合并独特供应的办法,以增加分门别类供应的成本为代价。原本一个节目可以顾及不同人群需求的办法,现在需要变为多个节目来处理。演出方受场地与节目供应成本的约束,自私之下,必然会多多找寻能覆盖不同人群需求的办法来处理。于是,比基尼便挤进各大清吹节目的菜单,并且成为主角。营销活动策划公司也喜欢,集客便宜,供应也便宜,那个老板不喜欢?
二,商城老板为何喜欢“比基尼”
将只有一天的农村宴席,时间拉长一点,场地放大到一个综合商城。结伴而来的亲朋好友,就变为三三两两逛游商城的顾客;原本管理一个大石坝上酒宴的主人,就变为综合商城的老板。老板同样出于集客,留客的目的,需要处理结伴而来的顾客的需求问题。
同一时段商城结伴而来的顾客既定,好比亲朋好友有个稳定的人头数。最佳的集客和留客选择,就从农村的表演节目,变为商城内入驻品类的筛选与分区规划。比基尼代表的经济特性,便从农村的节目安排平滑的过渡为商城的生意选择。商城内人流差不多处于一个恒定水平,但受商城面积限制,和品类供应成本限制,不可能做到对每个方向的品类细分。
过渡细分的品类必将面临顾客快速萎缩和供应成本走高的双重麻烦。供应成本走高要从整个商城的视角看。顾客快速萎缩则源自于,原本对个别顾客有吸引力的品类,在结伴而行的特定环境里,需要多付出好几个人的时间成本:孩子的哭闹,男友坐在凳子上打瞌睡,女友微微发怒的小鼻梁,都是这代价的体现。
在比基尼所代表的经济特性的支配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推断和验证:能够照顾到小团体共同需求的品类在商城入驻的比例逐年扩大;而不能照顾小团体需求的生意,会在店内附加一些内容以丰富小团体的选择(有些商城会禁止,但不影响进一步的推论),同时,因为少付一个自身集客的成本,而只能付更贵的租金去争取商城内流量较佳的位置,这也加速了品类的淘汰,使得第一个推断进一步得到支持。
从直观经验来看:商城为照顾小团体共同需求,从十多年前的大时代,食通天等偏安一隅的食堂超市,发展至如今一两层楼蔚为壮观的餐饮集群;影视院线从无到有,而后迅速普及至各大综合商城。我们反观各大服装品牌,如今越来越少,在天然人流较大的地方还能看到零星的几家。如果有财报可供对比,应该能看到服装要在租金上多花好多钱。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因为他主动选择较佳档口,而多付租金。恰恰相反,这种特定场景的经济特性,决定其需要多付一个成本来均衡,即便不体现在租金上,也会体现在别处。
(加入“核心商业模式研讨社群”,添加微信:jieye37,备注:参与传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