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两张图,对比感受一下。
什么感觉?
第一张,正面的,像不像在:我告诉你~~我跟你说~~~~我要表达~~~我想~~~
第二张,侧面的,像在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听,你可以不听,你可以好奇我的目光被什么吸引了,你可以好奇我手指向了哪里……
所以,人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小八卦,而不是被说教!人们喜欢“被看见”,但是不一定是被“注视”。
所以培训师,以及教练的身体位置,手势指引,以及目光方向,该如何?
其实都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者行为催眠。
人们
会好奇逆行人的思维和目的地;
会好奇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广告模特故事背后的幽默;
会好奇那个悬着的答案。
而这些的共性,都是因为画面是“侧写”。当侧写时,你可以是并肩同行,你还可以是“摄像机视角”,你会看到或者以为自己可以看到更多维度和内容,所以会默默喜欢这个“侧写”。
这也就可以理解教练和客户为何是座位成夹角,而不是面对面的了。
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小细节,让我们品到一丝丝自己喜欢的味道,有些具有普适性,有些具有个性,当然这个性背后一定是有某个或者某些需求。
所以,对话的“位置”应该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