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个节气,小寒,一年中最冷的一天。离春节又少了一天。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过年学校会放假,大人会给买新衣服,有好吃的,有鞭炮,还有经常在外打工的家人也会回来。一家团圆,开开心心的过年。
如今过年早已经没有当初的美好期盼,日子过得好了,每天都像过年一样。新衣服随时都可以买,想吃的东西立马就能吃到嘴里,如今不是大人在外打工不回家,而是我们在外上班不回家。每天视频聊天,也不觉得有太多的想念。科技拉进距离,再远,一个镜头就能看到。
记不清在哪本书上看过介绍古代过年的说法,为什么要叫“过年”,古时候老百姓都是靠种地为生土地大过天。朝廷又要交税,老百姓收完粮食第一件事就是把大头交给官府,小头留着自己家吃,有的租户还要交租粮给主家。而剩下的粮食可想而知有多少。一年四季最难熬的就是冬天,秋天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春天的粮食还没有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日子难过,难熬。“过年”字面上的意思便是把这个年给过去,过去了,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神话故事中说的是一到春节这一天就会有一种名叫“年”的怪兽出来作乱。人们为了驱逐怪兽,所以用鞭炮声来吓走它,“年”怕红色的东西,所以人们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可是来年怪兽又会出来作乱,所以每年人们都会在除夕这天燃放炮竹,贴对联。久而久之这个习俗便一直流传下来。而且花样也是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盛大的节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伟大与智慧,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现在我们引以为傲的科技手段,都离不开古人的智慧结晶。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沉淀,其宽广的胸襟与气度亦是让我辈汗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