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论语
《论语》雍也篇6——4

《论语》雍也篇6——4

作者: 林夕1林夕秋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6:12 被阅读4次

6.4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曰:.与之庾④。''冉子与之粟五秉⑤。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

①子华: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华,鲁国人。

②冉子:姓冉,名求,字子有,鲁国人。粟.小米。

③釜:古代量器,六斗四升为一釜。

④庾(yǔ):古代量器,二斗四升为一庾。

⑤秉(bǐng):古代量器,十六斛为一秉。一斛为十斗。

辞:原思嫌孔子多与,故请辞。

毋:毋,禁止辞,孔子命原思勿辞。

以与尔邻里乡党:谓若嫌多,不妨以之周济尔之邻里乡党。 

【翻译】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冉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骑肥马,穿着又轻又暖和的皮袍。我听人说:君子应该救济有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应该给富人添富。”

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他不肯受。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了,如果你有多余的,就送给你的乡亲们吧!”

【解读】

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孔子以'七爱"为出发点,提出了“君子周急不继富"的观点。在他看来,最需要帮助的人是那些穷人,而不是那些富人。当你接济穷人的时候,就好比是“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之间,能真正起到作用。如若你去接济富人,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有些“锦上添花"的事,完全是趋炎附势,还不如雪中送炭,给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带去一些实际帮助的好。所以,孔子认为雪中送炭还是君子应当具备的美德。

在北宋年间,有一年的雪非常大,天气也是异常地寒冷。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突然想起了穷苦的老百姓,在如此环境下,生活质量定极为恶劣。想到这些后,他马上召集官员,派人准备好粮食和木炭给京城的那些穷苦人和孤苦伶仃的老人送了过去,以保证他们能有饭吃,有木炭取暖。别看这件事情不大,但却为宋太宗赢得了民心,稔固了自己的统治。

现代社会上,许多人却喜欢锦上添花,不惜重金去巴结讨好权贵,目的只是为了一己私利。像这些被巴结的权贵,若是他们真的敢说穷的话,那么他们也是道德的“穷人”,最应恶补的就应是道德和良心,而不应是物质上的接济。

另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应当及时。不要等到事情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才假惺惺地跑出来,说自己没能赶上,此时冉摆马后炮又有什么意思呢?庄子曾经讲过一个“氵固辙之鲋"的寓言,他说自己曾经遇到一条东海来的小鱼,独自躺在干涸的车辙之中。他出于好奇地问道:“小鱼,你想干什么啊?,小鱼说:'称能给我点水,让我活下去吗?,'庄子回道:“可以,不过你得我等先去劝说吴、越两国的国君,让他们引西江水来救你,你看行吗?,小鱼十分气愤地道:“我现在只需一点水便可活下去,若是照你说的那样,我早就变成鱼干了,还等你来接济吗?,'这则寓言就是在告诉我们,若是你想帮助别人的话,就应及时地做出行动。除非你是不想施以援手,才会故意拖沓。

总之,大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应当看看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就像孔子教训冉有的一样,自己不是不想接济公西赤的母亲,而公西赤也并非没有能力养育老母,这种情况下的接济就显得有些多余,还不如拿着粮食去周济一下身边更需要的人呢!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6——4

    6.4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曰:.与之庾④。''冉子与之粟五秉⑤。子曰.“赤...

  • 《论语》雍也篇6

    【原文】 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①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

  • 《论语》雍也篇4

    【原文】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曰:“与之庾④。”冉子与之粟五秉⑤。子曰:“赤...

  • 《论语》雍也篇6—6

    6.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翻译】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

  • 《论语》雍也篇6—9

    6.9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①...

  • 《论语》雍也篇6—3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

  • 《论语》雍也篇6—5

    6.6 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驿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①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对...

  • 《论语》雍也篇6—15

    6.15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①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

  • 《论语》雍也篇6—18

    6.18子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①。” 【注释】 ①罔:诬罔不直的人 【翻译】 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

  • 《论语》雍也篇6—20

    【原文】 6.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①;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①语(yù):告诉,讲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dd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