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寒山有感

作者: 静静的凌河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1:08 被阅读39次
    学寒山有感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读了寒山的一本书,身感震撼。听他自述:“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寒山少年时,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青年时,照例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他因为奇怪的原因而落选了——据《唐六典》云:“吏部……以四事择其才,曰身、言、书、判。“唐代选官量才有四个标准,分别是身材丰伟、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寒山“书判全非弱,嫌身不得官。“书法和文章都不错,可惜爹娘把他的身材生矮小了,或者相貌不够端正,而没有选上官职。这是大唐科举给人落下的一个话柄,当官的个个要相貌堂堂,这是奢侈的、唯美的,也是非人性的、不公平的标准。“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卷。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寒山多次落选,最后无颜回乡,滞留京城,成为一个流浪书生。“前度是富儿,今度成贫士。”“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兄弟责怪他,妻子不理他,在人世间,他求不到前程,又割绝了人情,整个世界都坍塌了,人生陷入绝境。带着一身伤痛记忆,寒山浪游天下,最后选择上山去独居。为什么在大唐盛世做隐者?因为他无法在世俗生活中求得荣耀,在三十岁以后,他是被迫走上一条与一般文人不同的生活道路。

    寒山到天台之后,在北翠屏过起农隐的生活,有了家庭。因为北翠屏离桐柏宫和国清寺较近,在农耕之余,寒山会去两处问道、问禅。尽管如此,此刻的寒山,还是过着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普通人,生活重心在家庭与妻儿。可惜,妻儿不幸去世,这个幸福之家再度解散,寒山再次开始了孤苦伶仃的人生。

    在60余岁时,寒山修道以求长生。但十年的修道,并没有给寒山带来精神上的最终解脱,他也逐渐力困形憔悴。75岁那年,寒山回了一趟故乡咸阳,家乡早已物是人非。此情此景,令他感慨人生无常,同时也使他彻底放弃了道家思想,转向了佛家思想。

    返回天台后,在丰干禅师的建议下,寒山开始接触佛经。徜徉在青山白云之间,悠然自得地阅读经书,成为寒山的一种生活情致。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丰干、拾得相继去世,寒山则到了寒石山后再未离开。唐文宗大和四年(830)九月十七日,寒山在明岩逝世,死后葬于明岩洞右洞侧象鼻峰顶。

    寒山的生前虽追寻过道家、佛家,但他始终未真正地成为道教徒或遁入空门。真实的寒山,就是一位隐逸诗人,他非儒非道非佛,又亦儒亦道亦佛。

    寒山是中国一位在海外有影响的诗人,也是集儒释道大成的人物。他的传奇经历,给后世留下神秘的色彩。今人读寒山的诗歌,更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感觉。他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前行而历久弥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寒山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f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