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细雨湿流光

作者: 岁时未晚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23:55 被阅读63次

周日去了寒山寺。

心心念念了两年的寒山寺。

总是对它念念不忘,是那首不知道啥时候学的诗作祟。

“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穿船。”

周日早上从乱七八糟的梦中醒来时,天已经在下雨了,之后整天都保持着绵绵小雨的水准。

我和魏三谭四在吃完午饭后出发,因为推荐用时一个小时,所以觉得也不必着急。逛完寒山寺,我们要到观前街和去做家教的赵一会合。

从学校坐车大概半小时,然后下车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本以为一个平常的周末,且还下着雨,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结果到了寒山寺售票处,围了好多人。大多是跟团旅行的。

我们买了票,跟在一个旅行团后面进了寺。导游讲解的声音远远传来,只听见那导游说:“我们是从西门入的,因为佛祖住在西边,这是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重。并且大家要记住,我们往前走,是不走回头路的。”

我觉得这说法很不错,于是提醒魏三和谭四:“记住哈,不要走回头路。”

结果后来我们在寺里转来转去,不知走了多少回头路。

走过一扇门,门里有人在拜佛,我们说,拜拜吧?于是三人跪下来拜了拜。那佛高高在上,俯瞰着芸芸众生,哪里懂得人世疾苦,拜它不过是寻求一个心理安慰。

不过我依然敬畏佛。

路过另一座佛堂,我看见一中年妇女十分虔诚地在跪拜菩萨,我看着她十分熟练地跪、起,在暗暗想自己的动作一点都不标准的同时对她如此虔诚跪拜肃然起敬。有一点寄托又有何妨呢,只要能宽心。佛的存在,就是让人宽心的呀。

走到普明宝塔,又遇到了之前旅行团。于是又听到了那导游为游客作介绍。

说这普明宝塔,原有七层,被毁三次,性空和尚在主持重建此塔时,认为自己的功德不够七层,遂建五层。大意如此。

宝塔用围栏围着,游客不能上。我仰头去看宝塔,细雨不断落下来,打湿了塔身,打湿了行人。

普明宝塔
普明宝塔背面

檐角滴雨,廊坐行人,雨打芭蕉尤绿意。青石路上遇僧侣,解脱门前立,似候谁人归期。不是,不是,只是在等快递。
细雨打芭蕉
等快递的僧人

普明宝塔旁有一长廊,墙上是用名种书法写的张继那首让寒山寺名声在外的诗。往前走,再往前走,拐来拐去,就到了导游口中那块俞樾题写《枫枫夜泊》石碑。

我们在那里逗留了许久,有另一个导游带着几个人来到此处讲解这块石碑。我才了解到它的历史和来历。

以下是从导游口中听来的一些故事。

据说俞樾考证,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中有一个字是错的,乃是“江枫渔火对愁眠”之句。原句本来是“江村渔火对愁眠”,古时拓碑的工人当然是识字的,但无意把“村”拓成了“枫”,就一直误传了下来。俞樾认为虽然错了,但这倒错得挺好的,而且大家早已习惯了“枫”字,没有改回去的必要。

又说这块碑是镇寺之宝,当年侵华日军对此碑十分喜爱,攻占苏州时想把这块碑运往日本,未果。又用汉白玉造了一块仿碑,现藏于南京总统府。

去年国庆曾到南京,首站即是总统府。然而毕竟是节假日,人挤人的那种场面真是经历一次就够了。更无缘见到导游口中的诗碑。

导游说,在日本,人们接触到的第一首诗就是《枫桥夜泊》,日本人来苏州旅游,第一站必是寒山寺。这说法有些夸张,但可见他们的执念。

有位老师曾对我们说,在苏州读书这几年,至少到处去走走,看看这个城市的蕴味。她说去一个地方,最好找个导游,可了解这些景色背后的故事。

现在觉得她说得十分有道理,没有导游的讲解,我看这块碑就只是一块碑而已,看那些景色就只是景色而已。

诗碑

钟声。

我头一回置身于真实钟声之中。

那钟声真有让人平静的力量。听钟石旁边的那口钟声音很清脆,此景名曰千年钟声。一路上听见钟声幽幽传开去,就莫名感到安心。

也是那位老师说的,每年除岁,寒山寺聚了很多信众,只为听新年的钟声。据说每敲一下钟,听到钟声的人在新一年的烦恼便少一种。我在千年钟声旁的墙上看到了这种说法,说人一年有108种烦恼,固这钟是要敲108下的。

千年钟声

另有一口超级大的钟,在寺的另一端。这口钟也供游客去敲,敲出来的声音和千年钟声的声音完全不同,这口钟的声音浑厚低沉有力量,使听者为之一振精神。此景名曰:天籁响音。

在天籁响音不远处,是俞樾题写之石碑的扩大版,名叫华夏诗碑,诗碑前面刻的是俞樾所写的《枫桥夜泊》,背面是乾隆手抄的《般若波罗密心经》。这块大碑伫立在那里,有一种孤寂与不可言说的清冷,大抵和雨天有关吧。虽然它的历史并不长久,但也见证了好多年的风风雨雨。

华夏诗碑
《般惹波罗蜜心经》乾隆手抄

寒山寺建于六朝时期的粱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本来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据传说有位叫寒山的僧人来此住持,固改名叫寒山寺,直到今天。

这寺自建立以来,屡遭火毁损。如今的建筑大多是清末重建的。如今香火可以说旺盛,人们来此祈福,来此寄托心愿,钟声在青苔瓦砾间游走,雨下啊下,下个不停。

它存在了千年,于时光缝隙里窥探了许多人世的悲欢,合着自己也经历了枯木逢春的劫难。

而它和别处寺庙所不同的是,张继的那首诗给它注入了文人气息,令它得以长久不衰。

这可算是它能走到今天而香火不断的原因之一了,我认为。

简而不陋的雅趣 长廊 找重点:房顶上的唐僧四人 两只可爱的小猫咪 大雄宝殿

相关文章

  • 寒山寺‖细雨湿流光

    一 周日去了寒山寺。 心心念念了两年的寒山寺。 总是对它念念不忘,是那首不知道啥时候学的诗作祟。 “孤苏城外寒山寺...

  • 细雨湿流光

    有没有觉得这五个字特别浪漫? 念出这五个字,口齿留香,然后百转千肠,缱绻情愫源远流长…… 以前一直认为宋词有些小家...

  • 细雨湿流光

    跑完步上楼就下起了雨,冲完凉后的读书时间是一天里最闲适的时光。 山雨欲来风满楼,风雨是默契的伴侣,风裹挟着雨点打在...

  • 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

  • 细雨湿流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 细雨湿流光

    这一刻,绵绵的云包裹着绵绵的雨 日落沉下的光辉企图拉长最后一道彩虹 它的绚烂刺碎了我的眼泪 我捧着一杯温热水 缓缓...

  • 细雨湿流光

    一、 入宫一个多月,可是除了第一天萧天策来过悠夏宫,就再也没来过。 荃妃宋雪凝坐我身旁一边转弄着她小指上的金丝镂空...

  • 细雨湿流光

    好像还没觉得怎样过呢,人生已经走到了40多岁的关口。 忽然很想念从前。 那时,兴致勃勃的每天在网易上写博客,记录自...

  • 细雨湿流光

    一个老人,对故乡的无尽相思化成了淅淅沥沥的雨。雨夜聒碎了他的乡心,带走了他的前尘时光。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神...

  • 细雨湿流光

    人们时常感叹时光如水一般流逝,“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特别是在年轮更迭之时,眼看美好岁月一去不复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山寺‖细雨湿流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dw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