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延禧攻略>,每天中午和同事吃饭的时候都能听到有人在聊它,借用同事的话说,在早上的地铁上,身边看剧的3个人,2个人都在看这部剧,剩下的在刷和这部剧有关的帖子。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一部剧,一个段子,一个明星八卦,瞬间将大众链接在了一起,让大家能够生活在一个频道里,并且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但是在我们每天被大量信息淹没的同时,我们的时间仍然在无情的流逝。每个年底驻足回顾,除了对岁月无情感到无奈和焦虑,你是否也会感叹,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年,却没有太多的收获。
于是我们焦虑的开始学习各种时间管理课程,下载时间管理APP,还学会了用番茄钟。现在的市面上有不少时间管理相关的书籍,足以证明大家认可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也迫切地希望自己可以摆脱碌碌无为的生活。
李笑来曾经说过: 其实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能被管理的只有你的注意力。我认为这才是所谓‘时间管理‘的精髓。我们的管理对象错了,于是努力方向也错了。我们学会了利用碎片时间,学会了发现自己的高效和低谷时间,却没有关注自己是否能够全神贯注,自己的注意力都被谁收割了去。
01.我们要警惕那些收割注意力的‘奶嘴‘
有一个理论叫做‘奶头乐理论’,这是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提出的概念。现在全球的贫富差异日益加剧,20%的人占据了80%的财富,而且不可避免,愈演愈烈,社会的不稳定会成为政府最担忧的问题。而解决方案是往大众的嘴里塞一个‘奶嘴’,这个奶嘴是指具有宣泄性和娱乐性的载体,比如说游戏,电视剧,娱乐新闻,八卦头条。当大众的注意力被这些载体吸引后,会得到即刻的满足,但情绪也就被安抚了。
不管这是不是阴谋论,这些所谓的奶嘴的确在收割着我们大量的注意力,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日益进步,商家的确做到了越来越懂消费者。新闻和购物网站都能够根据我们的浏览记录推送类似的信息,于是大众沉溺在其中,源源不断地被满足。
作家Eli Pariser曾经说,互联网存在一层‘过滤泡沫‘,能够过滤掉自己不赞同的言论,因此我们看不见不同的观点,听不见不同的声音.
于是不仅仅注意力被大量消耗,我们也会逐渐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窄,我们更加相信世界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当我们不能用开放和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就会沦落为时代的溺水者,变成一只含着奶嘴成长的巨婴。
02.我们要警惕社交网络上的无效社交
互联网时代让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远远超过了邓巴数字,但是人们开始在社交网络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甚至沉溺于其中,社交网络持续侵蚀着我们的注意力。如果大家留意一下,读书,工作,甚至是朋友聚会,大部分的人手机总是不离手,大家已经像习惯刷牙洗脸一般习惯了打开朋友圈。有研究表示,在我们醒着的时候,只有53%的时间专注于眼前之物,那么每天有将近8个小时的注意力都被我们无意识的浪费掉了,而社交网络一定是抢夺注意力罪魁祸首。
英国神剧《黑镜》有一集塑造了一个以社交网络评分为基础的无厘头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能够在手机中看到任何一个路人的社交网络和评分。 社会评分来自于社交动态的点赞数和周围人对她的评价,而社会资源的优先分配也是根据评分的高低来决定的,比如说评分高于4.5分的人才有资格购买某一些房产。于是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带着笑容的面具,为了给陌生人留下友好的印象,也会精心在社交网络中呈现自己正能量的一面,从而获取更多的赞。
《黑镜》构造的这个无厘头社会就是在对当代的无效社交进行批判。人们沉溺在社交网络上,时刻关注自己的动态是否有人点赞和评论;在地铁上,公司里,随时都有人在刷朋友圈,那里有读不完的新鲜事,老友动态,明星八卦,鸡汤和段子;我们羡慕那些总是在外面吃吃喝喝PO美食的朋友们,羡慕身边又有朋友去国外旅游,羡慕有人升职加薪。再看看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仍旧碌碌无为,焦虑完继续忍不住的回到朋友圈,向朋友们证明自己过得也不差。
其实社交网络上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带着面具,人们总是愿意呈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可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让你感到真实和暖心的朋友永远是那个愿意和你私信聊天的那个,他们会告诉你最近的喜悦和困惑,他们会时常和你见面,愿意花时间和你面对面。而社交网络不同,我们在努力维护别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沉溺于此,就像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注意力都在维护所谓的无效关系中全部被吞噬了。
03.抢夺注意力,我们需要有清晰的目标
当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过滤掉信息奶嘴和无效社交,我们就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了掌控权。 我们需要有清晰的目标,有效的花销自己的注意力。如下有三个原则,能够避免注意力的浪费:
1.将注意力聚焦在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事情上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那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拉开差异。如果我们持续对某一项技能刻意练习,我们迟早可以成为领跑者。有很技能都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也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学习,比如说软技能,像是PPT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专业上的入门坎会越来越低,任何人可以通过读书,或者实践快速掌握必要的技能,但是软技能却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够获得的。将注意力花在软技能的提升上,会让你的未来更具有竞争力。
2.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爱好上
我最近读了梵高和高更的自传,觉得很有感触,他们都是灵魂一般的画者,生前都不被人理解,还陷入了经济困境,但是他们重来没有放弃过,一直用生命作画到最后一刻。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们都找到了毕生所爱,而我们大部分人早已忘记了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如果你能够明确自己有什么爱好,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论是弹琴,或者是做手工艺品,如果你能持续精进,这个时代总会有发光的机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爱好时候,那么可以尝试做一些探索,而不是在浪费注意力中虚度年华。
3.将注意力放在陪伴我们所爱的人一起成长上
常常听到那些有孩子的父母抱怨说,自从有了孩子就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也就不再读书学习了。这样听起来陪伴孩子似乎成了一个不情愿的任务。如果换个角度来想,陪伴我们爱的人一起成长,岂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虽然在孩子成长的旅途中父母有牺牲,但是你的全神贯注和陪伴,最终总会以孩子的爱作为回报。孩子的成长,也会是每个父母的成长。
<菜根谭>说,“一个人如果是生活在一种言言悦耳,事事顺心的环境当中,就是把此生放在毒液里泡”。 我们一定要从事事顺心的生活中觉醒,关注长期的成长,而不是沉溺于短期的愉悦中不可自拔。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愿我们和那些抢夺我们注意力的‘奶嘴’和社交网络作战,都能成为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