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艺术》的姊妹篇,也是讲述了我们最好不要去犯的思维错误。
思维,社科文化,心理1.选择疲劳症:一个人进入疲劳的状态时是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思考的。(所以为了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在清醒的时候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2.平均数偏误:样本中的极端值会掩盖真实的分布情况,这个时候的平均值是毫无意义的。(比如计算全球所有企业的平均市值,所以注意不要被平均数误导)
3.金钱的反向激励效应:让一群律师免费为社会福利院工作一天,他们应该会很乐意,此刻他们用社会价值衡量自己的劳动;如果你为他们的劳动付10美元作为报酬,则他们会拒绝劳动,此刻他们会用劳动价值衡量自己的付出。
4.废话倾向:滔滔不绝看似可以掩盖无知,其实恰恰相反。(只有清晰的思想才会带来清楚的表达,不然只能是废话连篇。如果你没有什么可说的,也不会清楚表达,不如什么都别说)
5.信息偏倚:当你得到的信息越多,做出的决定可能就越差。(很多信息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6.规律偏误:你所看到的规律可能只是随机事件的偶然。(所以不要对“规律”过于敏感)
7.劳力辩证现象:当一个人付出很多得到一个事物时,他会本能的高估它的价值(因为有了情感附加值),而事实是它并不一定更好。(你苦追多年的女生就一定比主动追你的女生更好吗?!)
8.睡眠者效应:人类对信息来源要比信息本身遗忘的更快。(比如你记住了一句话的内容却忘掉了作者是谁,比如宣传,比如广告)
9.选择盲目症:当你面对选项A和现状时,你会习惯于将选项A与现状做对比,这是错误的思维。(你应该将选项A和其他选项作对比,选项B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10.竞争偏见:如果你有机会去推荐或支持比你更有才华的人,低级人才更可能选择拒绝,因为他怕这个竞争者威胁自己的地位,甚至超越自己。(这是一种偏见,你推荐的有才华的人的晋升会反过来带给你利益)
11.同感偏误:我们倾向于高估他人和自己的一致性,相信其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和自己一样。(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对事物的观点不是被普遍认同的,和你想法不一样的人也并不是白痴)
12.群体内外偏见:对于陌生人的偏见和厌恶是生物学上的事实,对一个群体的的认同感会扭曲你对事实的看法。
13.默认效应:对于默认选项,我们很少会去选择更改(比如手机设置),“现状”也可以作为“默认选项”,我们习惯保守的保持现状而不做出改变,即使这会对我们产生不利的影响。
14.注意力错觉: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所关注的部分,而不会去关注那些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异常情况,于是就会产生注意力错觉,觉得自己注意到了所有重要的事。(焦点之外的内容也要偶尔关注、思考)
15.专业偏见:当我们培养了自己专业领域的思维模式后,对面对的所有问题都会试着用这个模式来解决,而有时候这种思维是解释不了问题的。(我们的思维模式都是不完整的,在专业领域之外要尝试着增加自己的视角,比如逻辑学、社会心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
16.单一因果谬误:将任何事件的结果都归因于一个因素,就像认为压垮骆驼后责任都属于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愚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