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想法
阅读从心开始,你会正确的读书吗?

阅读从心开始,你会正确的读书吗?

作者: 空灵168 | 来源:发表于2017-10-05 11:12 被阅读0次

个人成长需从阅读开始,但开卷不一定有益,阅读需要从心开始。


01

现在有许多书都是跟风之作,书变成了一种商品。在这个谁都能读到书,谁都能出书的年代,书的质量也是在逐年的下降。只要那本书卖的好,过不了多久,就有很多同类型的书,会跟风式的涌上市场。有一些是好无新意、有拼凑的嫌疑、有水分、流水化作业的书,这些书是不必买的。

现在的一些书,用书名造噱头,什么速成、秘籍等。很多时候,有些人想走捷径,以为拿上那么几招就能速成,可是结果往往不遂人愿。卡尔维诺说过:“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这段话可以作为个人成长的绝佳注解,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自己在某方面得到成长嘛。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选书呢?

“每个学科的重要的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过是少数著作里说的充分而清楚的话加以重复、冲淡、损害罢了;我仅读那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而且只要理解了这独特性就不再多读了,我所念过的书都是最有精神的,以免得多读几百本书!”

我们只看那些有独特性的书,这在考验我们的选书眼光。我们要挑那些有独特性的书来读,抛弃那些有水分、拼凑的书,以及流水化作业的书。“余独爱心血之作”要选择哪些有真情实感,有感而发的书,而不是在哪里无病呻吟,或跟风之作,要有作者独特的观点的书,才是我们需要去阅读的。那选书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

选书具体的标准:

1.首先是看出版社(比如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中信、机械工业出版社、上海译文)

2.看作者(某个领域里的大家:比如管理学的德鲁克)

3.外文书要看译者(特别是一些外国的作品一定要注意出版社和翻译者)

4.可以看看这本书版次和印次(特别注意印次)

5.看豆瓣上对该书的评分以及一些短评(评分的人数至少在一百人以上,同时在看短评是好评和差评都要看)

6.在书店里实际去翻看一下

有了这些选书的标准,自己就有了一把尺子,可以自己去选择书籍了。

02

在买完书以后,要趁着这个热乎劲,快速的把书给看完,这是阅读书最好的时机。在快速阅读中,找出一些好的段落,一些有用的事例和方法,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上标记,方便以后再次查阅。

对于读书,要有自己的态度。首先要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要问自己:我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满足自己哪方面的需求?自己对哪方面有兴趣?

读书大概有两种类型:一是兴趣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怀着放松随性的态度去读,就像陶潜那样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尽性就好!这时读书有一种快意,拥有或快或慢自己的节奏。书是与你相应的,你能感觉到这本书与你的某种契合,你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另外一种是功利阅读,要明确自己的需求,这个需求对应哪方面的学科,这个学科里面有哪些大家,然后在去找这些大家的与自己需求相关的著作,大家往往提供别人没有的深刻洞见,而这些洞见是对我们是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有时候我们的需求是要解决某方面的困惑,这时需要带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这就是一种功利式的阅读。

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书来读。这方面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书中提到的一段可以作为借鉴。他说:“毕竟,你每天的情绪是不同的,就算在一天以内,你也不会每时每刻都想要去阅读某本书。我们必须让自己适应这些问题,而我逐渐养成了最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在早上,当我工作之前,我会先看一会儿哲学类或科普类的书籍,阅读这类书籍需要一个清醒和专注的头脑,这样做能激起我一整天的活力。当我工作完成之后,我便想要放松。此时我倾向读一些历史、散文、批判性文章和一些传记类作品,以使我的大脑放松。除了这些,我还在手头放着一些诗集,以便我随时兴起想要翻一翻。我的床边也放着一些书,可以随时开始翻阅,也可以随时在读完哪一段后放下,不过,这样的书太少见了。”

开卷不一定有益,就像我们一日三餐需要物质食粮,来给我们提供物质的能量,如果食物是有问题的,你是不会吃的。阅读何尝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在给我们提供精神的能量呢,所以阅读需要从心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从心开始,你会正确的读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vh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