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演的成长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只是由于叙事主线始终围绕殡葬业展开,传统的思维会误导我们,这个片子应该很深沉,或者是色调应该灰暗,但是这不影响片子的主题,成长。
中国的导演在成长,开始在影片中表达自我,摒弃了烧钱模仿国际化豪华制作的套路(也有可能是真没钱哈),放弃了固步自封把狭隘落后当做特色叫卖的情结,释放了恰到好处的民族自信传统自信精神自信,彰显出中国导演正在国际化、本土化双线交织的电影创作道路上不断回望不断开拓的探索精神。(以下段落严重剧透,看完影片再看会更容易理解)
导演可能是新了点,但是拍出来的作品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体现出新一代导演对民族文明的反思与传承。导演知道观众想要看什么,于是有了三哥裸展、三妹被绿、小文被弃、彩绘亡盒这样的冲突;导演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于是有了活人葬礼、小文表演葬礼、三哥亲子课、三哥送父这样的情节。
导演太“贼”了,始终躲在镜头后,悠悠地,听观众笑,看观众哭。他用冷色调勾勒空巢老人悄然离开时的平静,小孩的慌乱恐惧,周围生活如常,三妹的淡然和司空见惯,这一切都让观众觉得熟悉,这就是生活。
他用浓烈的色彩和剧烈晃动的镜头展示孩子的倔强、失去至亲的恐惧和为了外婆无所畏惧大杀四方的冲击力。这些镜头甚至有看时政新闻报道的感觉,那么真实,那么无力,那么撕心裂肺却又必须平静下来。
112分钟,导演没有给喘息的时间。江城不带电梯的楼房,逼仄的通道,妖娆变调的方言,喧腾欢快的广场舞,莫家老父的水杯酒壶,小文的电话手表……小文在幼儿园的美术作品,投射出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孤独到温暖,从被遗弃到被爱,也是导演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吧。
当然,也有设计看不太明白的地方。可能自己的脑回路不太够,比如,那个为了争夺小文起死回生的母亲,这条线有点过了似乎,但是演员选的很用心,和小文神似;追小文车环节有点太过刻意,开走了再追特别不容易被正常人理解;姐姐追弟弟车这个,嗯,也不知道为啥要跑,一言不合就追车;放焰火效果图很美,但是观影的效果莫名其妙可能被追车给追傻了,像我这样的观众其实在烟花升天那一瞬间都还是蒙圈的,后来意识到父亲上天堂了,也是会意一笑,但是有点莫名其妙这个设计,也许之前铺垫一下缓冲一点会更好吧。当然这只是个人看不太顺畅的地方,不代表这个设计不好,毕竟千人千解万人万解,理解万岁,不理解也能接受。
中国导演的成长从《人生大事》里可见一斑,这样的电影值得一看。演员和观众的成长篇幅所限,下次再说吧。
��z�}�l�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