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初冬落雪时,美国朋友毕曼丽老师给我发来短信照片,想起多年前初次相识相知,以及她的热情关爱,心中不免荡漾起絲絲暖 意和感动。 金发碧眼的毕曼丽老师,高高的个子,清秀的脸庞常挂着非常阳光的微笑,见面总是用拖着长音的“你好!”打招呼,结识她,缘于一些生活小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进步,人情越来越淡薄的状态下,我庆幸故乡对我的养育之恩,黄土地纯朴民风的熏陶,让我在待人接物时保持诚恳的心态。诚实守信,是我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准则.也许就是一个“诚”字,让我们跨越国界,心灵能够相互沟通,理解。 毕老师是美国人,1985年毕业于华盛顿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获护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就随同他的先生费立鹏来到中国,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研究与治疗。在西方社会,医生是个赚钱的行业,然而费立鹏,毕老师却没有像众多西方医生那样住豪宅,开名车。他们在北京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一家人住在市郊一所医院的家属楼里,拿着和大家差不多的工资。他们没有私车,去大专院校讲课,往返都是乘“小公共”,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他们在接收热线电话时常常自己垫付长途话费,有时一月达上万元。当我越了解毕老师的工作和他们的无私奉献之后,对这位看似普通的外国女士,生起了无比的敬意。 毕老师的丈夫费立鹏先生,加拿大籍,医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流行病学教授。他认为,尽管西方的医生都能过着优质的生活,但这并不是他追求的最终目标。他并非出身于贫穷之家,因此汽车和房子不是他真正的人生追求。他说,他想要的是,通过他的努力,其他的人能够有所受益。如今他们已在中国工作三十多年,在和中国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不仅挽救了中国数万人的生命,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费立鹏模式”的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已经建立起来。费立鹏先生是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精神卫生处顾问,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中国代表。这位国际知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家、现任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2005年,费立鹏先生获得了由国际生物精神病学协会授予的2005年度人道主义奖。2013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凭着对中国自杀研究与干预工作的成果,他已经成为中国自杀研究领域的权威和领军人物。人们甚至把他称为当代的白求恩。一位曾听过费立鹏学术报告的专业人士说,“我一边聆听着费立鹏先生的学术报告,我的耳边一边回荡着毛泽东那篇著名的文章《纪念白求恩》,费立鹏先生和妻子毕曼丽的治学态度和工作精神毫不亚于他们的同胞白求恩,他们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生命的守护神。堪称中国医生们学习的楷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向他们表示敬意! 祝愿毕老师全家在中国生活愉快!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人们都能和谐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