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2): 岛读《诗经》野有死麇

作者: 东学西读岛主 | 来源:发表于2016-04-28 02:05 被阅读141次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

無使尨也吠。

这是一首爱情诗。露骨但婉约。周民特有的阴柔的气质。东亚,周,汉,晋人群情绪的节奏。

先民生活的地方,有鹿,有𪊽,有白茅.出门踫见死的动物(很好的食品),用白茅包好,送给对象。又浪漫又,实在。

反映那个年代釆集一半,种植一半,还没到见天在泥里刨食儿的程度.曾不只一次听到江南来的同学说,想不通北方农村怎么会饿死人.既使在物质馈乏的年代,自然界随便弄弄都有吃的,下过雨地上都能拣一堆鱼虾。

原始的比喻,不同于后人的熟套。后世的文化因为喜生厌死所以绝少用死来比喻美好事物的。而这首歌的创作者没有这个概念和约束。古人是形象思维和表达,意像直接取自生活体验。死去的动物不一定不洁,不健康,不美好。如果作者是猎人的话,更是如此。

周南,是周开辟的南国,在楚国的北边。西周时应该气候湿润,林木茂密。麕和鹿生于其间。

鹿一类的动物矫健敏捷充满生命但不凶恶,野性但良善胆小。这种形象和气质同半原始社会的健康女性是相通的。野有死𪊽,是一个性感的动物落在猎手的掌握中任人摆布的形象。

美好和提神的地方,在白茅包之。白茅包之的意象不同于赤裸也不同于包裹的严严实实。而是一种有装饰又有仪式化的扎和束。如同电影里的穿着白麻袍裙赤脚的古希腊女性。那种原始女性的性感呼之欲出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艳的场面。应该这个女子已经准备就范了,静静地不反抗。

周民不会描写也不会叙述,但,通借比兴的能力较强,原始文学都有这个特点。

白茅扎束,下来自然是解束,所以才会有最后那三句[偷笑] :那是小鹿纯子的原始差涩之语,是对吉士的托付之前的无伦次叮嘱[偷笑].

所以回到先民的环境中,诗的意像,逻辑,情绪都自然,浪漫,鲜明而清晰。汉以后就是政治酱缸文化了,专门要把诗经每一篇都解出政讽至少德劝的大义来[流汗]

画蛇总结,两个意思:一是物质引诱,二是到底谁是被白茅扎束的小鹿纯子[偷笑]

相关文章

  • 学诗(2): 岛读《诗经》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 ...

  • 野有死麇

    《诗经》巜召南》第十二首诗是《野有死麇》,唱道: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野...

  • 《诗经·野有死麇》读赏:女主人公废话连篇的情语极端煽情和富有冲

    《诗经·野有死麇》读赏:女主人公废话连篇的情语极端煽情和富有冲击力 @笑独行[编评]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

  • 诗经今译/野有死麇

    作为一名猎人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哟 我的姑娘我的美人我的心肝儿 你是喜欢麇呢还是喜欢鹿 我就射一只吧 用白茅香草细细...

  • 从 《诗经》里,看古代吉士如何撩妹

    作者:红竹 《诗经 . 召南》云: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

  • 《诗经》——周南——野有死麇

    读古人的书要读原文,然后再去掉标点钻研一下,大牛之人当然是考证每一句的来源。现在流传下来的书,很多章节都有变化,有...

  •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无使尨也吠。

  •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jun),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

  • 【读书】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东。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 【阅读诗经】|国风【上】|野有死麇

    摘/蘋安 《野有死麇》 【解题】 这是写青年男女恋爱的诗。 青年男子是位猎手,他把刚刚打到的一只獐子用白茅草包裹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诗(2): 岛读《诗经》野有死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aq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