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项目中要对表格进行一些处理,里面有几种格式的转换和多个工作平台的联合,需要提供一套解决方案。
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用python写一套跨excel、unity中的assets、lua的文本转换工具。
这一套方案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而是python自己有阵子没有摸有点忘得厉害。
学的东西还是要找到使用场景,没有使用场景很容易就把学会的本领给忘光了。
当时学习python是因为想在网上爬些东西下来,有过一阵子热度,后面因为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都用不着,也就慢慢的放下去了。
在学习时,自己还豪言壮语的说,自己要在新的一百天里养成一个新习惯精通一门新的实用程序语言。
现实很快就给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和惰性的叠加,慢慢的动力缺失,到最后都怀疑学习它的意义。
在妥协和怀疑的负反馈叠加作用下,在坚持了没有多久就放弃了。
现在因为工作中突然要用到,才开始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一直坚持下来,只能匆匆的翻起那时的笔记和写的一些练习代码。
好在这次使用场景不是那么复杂,靠着记忆和零星的补习应该就能胜任。
但这件事情也给我敲了一记警钟,自己可能一直沉浸在表面的忙碌中,许多意义不大的事情耗费了自己过多的心力,而让真正有更大时间附加值的东西被自己不知不觉中给放弃了。
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直在做着选择题,选择了这个,就得放弃那个,选择了时间附加值大的事情,就得放弃能立刻给自己满足感的事项。
一个个看似并不关键的选择,一个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选择,最终却汇集成了一条难于重头再来的路,路途的终点是一个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最近自己慢慢的能抽出视野,冷静的像看着旁人一样看着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着自己犯错,看着自己懒惰,看着自己一遍一遍的找着这样那样的借口,惴惴不安却一直在某一个角落徘徊。
这样的自己让人灰心,也让人难过。
感觉自己像一个小丑在拙劣的表演着抛球,不是拉下了这个就是顾不上那个,就是把握那种从容的平衡。
烦恼太多,而知识太少,可能就会这样吧。
近来经常为写不出文字烦恼,为招不到人烦恼,为一遍一遍的重复自己烦恼。
这些烦恼啊,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不知道啊,可能要等自己对自己不再有这么多不满的时候吧,也可能要等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时候吧!
但无论怎样,那种时刻它总是会来的!
成人的日子多数总是压抑的,感觉像一座座寻找不到合适落脚点的高山一样,茫无头绪,而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往上爬。
这可能就是生活真实的形态,也是每个成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可能茫茫风中只有努力展翅才能与风共舞,漫漫长途只有永不放弃才能看见峰回路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