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简书的故事,能有什么故事呢?
当我脑子里细细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妈妈发过来一条语音。
“你看你卧室乱的,平时不知道收拾收拾?那床头柜上没用的空袋子丢掉吧,没用的东西都丢掉...”
呃...果不其然,又双叒叕嫌弃我不整理房间。
白天我上班的时候,她去看姥姥,顺路回来“视察”,虽然我有心提前应对一下,可前一天比较忙,没能抽出时间。
看她这个点发消息来,大概率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了。
我有些头疼,也懒得辩解,只要她不进一步深究,归因于是我懒,那就没有问题。
我确实是这样一个人,在外光鲜亮丽,谁能想到背后有这样乱一个窝。
现在,我看着简书上我写的文章,也乱的很。这天随手记点日记,那天写个经验总结,或是抒个情、捕捉一下灵感,最近则更多被我拿来写下一步计划和生活感悟:
人和人相处是个奇妙的过程,你总能在一些尴尬或者窘迫的场合下学到些什么,就比如某天记下的:不要在领导面前显得那么蠢;
有时候匆忙了一天,很多想法来不及或者没有精力去落实,你总要找地方记下来,不然转眼就忘,这和年龄没有关系;
一年内某个阶段性的任务完成了,你总有源源不断冒出来的思绪,筹划准备下一个阶段要干的事,就算不至于源源不断,或多或少总会有,提醒你下一时期不要忘了完成什么事。
这些专门写到日记里,不足以成篇,也没有让它“永垂青史”的必要,毕竟人是要成长的,这个阶段过去了,就该下一个阶段了,说不定那时已经不需要这些了。
所以,说来说去,上面这些大部分都被我记在了简书上——看起来正式又不怎么正式的文字记录。
你说敷衍吧,确实有点,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些文字毫无意义,动手整理的时候却又不忍心删掉。
想想最一开始来简书,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众多码字软件里选择了它,也许是因为它的名称,也可能是比较喜欢它直白的封面。我原本以为简书会像我下载的其他软件那样,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我遗忘掉,走到不至于被卸载可好几月也不点进去那一步。结果,现在已经坚持日更一年了,一年还要多。
更文这件事,最开始,我是认真的;后面呢,逐渐敷衍;最后到现在的,每天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更简书,毫无感情,例行公事般。一年时间,从“爱”到“不爱”,似乎太快了点,所幸还未割舍。
我不想解释说因为事情多、太忙没来及之类之类的,也不想承认自己不够热爱,只能说在时间分配上,我把时间分配给了我自认为更重要的事上。中间也写过几篇像样的,大概有一两篇?在众多被藏起来的文章里,显的难能可贵。
我曾想过我要在这里开创出一片天地,事实证明,目前为止这也是我的幻想之一。
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收拾一下房间呢?
能。可这意味着隔三差五我就得拖地、擦窗台、整理衣服、收拾化妆品,这样做可以维持外人眼里的体面,可实际于我而言,除了浪费时间用处不大,定期打扫一次足够了,因为不管乱或不乱,我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想要的东西。
不是我不爱整洁,也不是我不勤快,只是觉得这是我和我的房间最舒服的相处状态。
对于简书,也是这样。当初无处安放的想象力和突如其来的灵感急需一个储存的空间,我来到了简书,一年来,不管从外界标准来看它是否实现了最大价值,于我而言,它都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
有情绪了写两句,涨知识了写两句,找不到日记本了写两句...好坏都是我来过的痕迹。通过这些只字片语,回忆起来当时的心境和想法,也是很棒的体验。
这也许就是我和简书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我和简书的故事到底要怎么去写。真正想清楚之后,还是决定改变一下。为了日更而日更、记录一些碎片化的东西,太平平无奇了,也不符合我的性格——我这人向来想把幻想变为现实。
具体要怎么变呢?也许,不再坚持日更了,每周至少写一篇高质量文章,好几千字那种;也许,开始写小说了,连载那种。
如果每周写不了一篇呢?
那就每两周...
还需要再想想。
我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