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吹来了六月的绚丽,水润的六月,烟雨的桂林,除了世界杯,漓水人家,相约江畔,跨越时空,守一份经年的不了龙舟情。
01 水润六月,烟雨桂林
水润六月,初夏的桂林,雨几乎占据了游人一半的记忆,淡淡的雨如笔锋浸了清水,将如墨山水氤氲出更丰富的层次和轮廓。
不经意间这座城的天更蓝了,山更清了,水更绿了。像揭开了面纱的少女,山青水秀的恬境中多了一份柔美的线条。
最让人着迷的,是清晨和傍晚的那抹青蓝,勾勒出此起彼伏的山岭,山、水以及水影里的世界,都被天空染成了不一样的着色。
漓江的水并非四季都相同,初夏的漓水更见生动,逐渐丰盈的水流汇成瀑布,在翠绿层叠中浅起薄薄的水雾。江上的竹筏也逐渐多起来,幸运的时候还能看见鱼鹰,初夏的水微凉,却总能看见水边嬉戏和游泳的人。
雨洗净了城市的烦躁和阴郁,深深呼吸,竟能品出清爽甘甜。
烟雨桂林中,漓水上,遇一裙舞飘飘的桂林女孩儿,在这山水翠绿间,便是你们演绎的一彩艳色。
02 漓水人家,端午食文化
桂林的端午食文化也颇有意思,挂艾叶、吃五子、包粽子,浓浓的人文风情包裹在端午之际。
每年端午节,漓水人家总会将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菖蒲天中五端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谓“吃五子”,原为:粽子,梨子,蛋子,蒜子,桃子,寓意五子登科。而现在凡带子字的食物,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民间也叫“三角粽”,桂林最为著称的是“阳朔的绿豆板栗大肉粽。有的地方也会组织包粽子的活动,寓示不忘传统文化。
牵一彩衣飘飘的桂林女孩,走进漓水人家,尝她喂你亲手包好的粽子,一粽情深,海誓山盟,山歌以远寄真情。
03 时隔二十年,不了龙舟情
桂林人称“赛龙舟"、划龙船为“扒龙船”,有“五年一中扒,十年一大扒”的讲究。逢“戊”必扒,每次逢“戊”的端午龙舟赛一定是十年来最浓重的一次。按照干支纪年天干配地支,60年中有6个戊年,逢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都要举行一次扒龙船大竞赛。
每逢大扒(划)之年,从开古、请圣、游龙、走龙亲、起水、采青、发兵、进香、舀酒到收兵。自春节开始,经端午等节,直到6月6日至9月九才结束。
今年逢戊,按传承习俗,是桂林市区及桃花江还有大圩镇马河大扒龙船的年份。十年前的那场因桂林水文条件异常而暂停,20年已过,桂林人心中始终有份忘不了的龙舟情。
因为这份龙舟情,今年端午节的游龙活动和龙舟赛事非常浓重和浩大。
凡是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扒龙船,比如兴安县的溶江镇,灵川县的甘棠江、花江沿岸的村庄,以及市区漓江、桃花江沿岸,和阳朔、平乐、全州等地的沿河村屯都曾有扒龙船。
其实,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穿山附近的8个村落一直沿袭有定做龙舟和“游龙”的传统。每逢端午龙舟节,东郊八村的龙舟都是漓江上最吸引眼球的一艘。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桂林,《徐霞客游记》记录下了他的桂林端午见闻。“初五日,是为端阳节。晨起,雨大注……”
看来,那时候的天气与今天颇为相似。“舟人各以小艇私棹于山下,鼍鼓雷殷,回波雪涌,殊方同俗,聊资凭吊,不觉再热。”这场面描写得栩栩如生。
民国三十七年,即公元1948年,是戊子年,如今桂林一些老人都能记得那次大型扒龙船。
当时是抗战胜利后的首次扒龙船大赛,又恰逢桂林人李宗仁当选民国副总统,时任市长苏新民为表示庆贺,桂林各地龙船纷纷在漓江上聚会巡游,举行了民国以来桂林市最大的一次龙船赛。
有文章记载说:“在端午节当天共有五十八支队伍参加了当时市政府举办的龙舟竞渡比赛,当时的桂林城万人空巷,漓江两岸观者如潮。”
新中国成立后,从1983年开始,桂林恢复了停扒多年的龙船,1988年、1998年分别举行了大规模的龙船比赛。
扒龙船必然要唱歌。桂林特色龙舟歌是桂林传统龙舟习俗中,极富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龙船歌既有对龙王龙神的歌颂,又有对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期盼。龙船哥主要依靠:哦、嗬、吔、呀、嘿五个助声词,形成的曲调。在桂林,有大河(漓江)龙船歌,还有小河(桃花江)龙船歌。在同一座城市里,有两套各具特色的龙船歌并存,就全国来说也不多见。
龙舟长短不一,尺寸各异,最长的可容纳150人左右,每条龙舟帅旗飘飘,且装饰有龙头、兵神、万年伞、锣鼓手、旗手、炮手、艄公、桡手、唢呐手、“打镲镲"缺一不可。
桂林的龙舟文化犹如一种信仰,是桂林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俗民间习俗,2010年,桂林龙舟民俗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的赛龙舟,因为十年一次的大划,更因时隔二十年,这份记忆已成一份不了情。相望江湖,一续前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