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0904/34d75b16c5e822e5.jpg)
将电影结合“江歌案”,母亲一角形象更血肉丰满了,都是底层中年女性丧女后维权的真实表现。
《三块广告牌》里的母亲和江歌的母亲境遇颇似,都是女儿遇害后运用媒体力量得到社会关注,也都在面对公众时毫不遮掩自己的自私、愤怒和坚强。
电影没有将主角塑造为圣母式的美国英雄,而将更多笔墨用以渲染她的孤独,那些来自底层的不安与反抗也通过Fran的演绎表达得刚刚好。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明明能够有更加文明得体的维权方式,但电影为了迎合大众,迎合奥斯卡,偏偏表现了更鲁莽原始的维权方式。
这是一部讲法律与公平的电影,但是电影中主角们却肆无忌惮的通过伤害别人来完成角色塑造,并且通过主角光环无视法律制裁,更加显得电影价值观的扭曲,以及主创们的可笑。
自媒体时代后,从微博可以看到许多维权案,每一个维权案的当事人也都运用符合其文明认知的方式进行维权。
“广州保姆在纵火案”的受害人林生斌,教育程度较高,维权方式也更为和缓,一边推进凶手定刑,一边也通过出家、怀念妻儿的方式也缓解伤痛,努力让自己重新开始生活。
“唐山女老赖撞老人”的受害者赵先生,虽对老赖笔墨讨伐,但也口下留情。同时也通过“卖画救父”方式获得媒体关注,想办法让生活继续。
而《三块广告牌》的主角及“江歌案”的江秋莲则是通过愤怒来让自己坚强,通过伤害别人来让自己得到解脱。对比之下,高下立见。
所以我并不喜欢电影导演通过展示底层人物的弱点来揭露社会的伤疤,其实所谓的社会伤疤,归根都只是因为贫穷与无知,多说无味。国内贾樟柯、王小帅却尤热衷于此,乐不能拔。
圣母式、白莲花人设虽饱受抨击,但那才应该是被追求的人生状态,善良不应该被质疑。
我坚信只有相信童话的人,才能遇到童话般王子公主。
你如何待社会,社会便如何反馈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