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是一句网红句子,出自于苏轼的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万里归来颜愈少。”
其词背景是写给莫逆之交王巩被贬岭南时,只有寓娘(非妻非妾只一歌姬而已)坚持随同前往共度困苦。待数年后又被朝廷任用。
归来遇见苏轼,并为他们接风洗尘。岭南山高路远,生活艰难,但王巩却没有呈现出一分困窘,反倒是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令苏轼大喜。当席间,谈及岭南的风土人情和处境时,寓娘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大为感动,写下此词赠于友人。
在苏轼看来,这个因为自己原因被贬岭南的友人,到那穷乡僻壤一定是受了不少的苦,精神状况定是不好的。谁曾想一见面,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老友在那边过得很逍遥,出走这么多年,回来后还越来越年轻了。当然佳人陪伴,心情舒畅,在哪里都如在家乡一样惬意。
“万里归来颜愈少”就是说走了那么远,行了那么久,回来后,依然意气风发,精神可嘉。有人用现代语概括了其词意“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不仅说明苏轼这个词的意境,也是在用这个意境向当下的人提出了希望。
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
你仍是那个少年吗?
你曾是那个少年吗?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就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你是不是那个能让国家充满智慧,能让国家更加富强的少年呢?
我想所有人寄语那个少年时,都一定认为他是满腹理想和抱负,为国家富强而努力精进的少年。国家也希望拥有更多这样的少年。
可是不然。
你看有多少高学历的少年出国后不愿意再回来,你看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少年在弯道变志,你看那许多少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
曾经的誓言在现实面前变得无力,曾经的壮志在诱惑面前显得无奈,曾经的努力在拼爹面前感觉无趣。
少年很难成为那个少年了,有些少年在意气风发的路上停下了脚步。他开始学习如何适应这个社会,他开始装得老谋深算,他必须先生存再革命。这不是他想做的,但现实告诉他必须面对当下,必须适应环境,否则活着都难。
社会科技越发达,提供的质量生活是越来越简单,是更多的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和双脚,却好像困住了我们的头脑。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坑越来越多,一不留神就会掉一坑里。容不得你眺望远方,脚下的路都不易看清,那个少年他容易吗?
你想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真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期许呀!
但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少年甚至一群少年能够执著于理想,矢志不渝,奋斗不止,奔跑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要历经坎坷和风雨,尽管要被磨炼意志和雄心,但终觉这人间值得,出走半生,归来依旧少年。
我愿你仍是那个少年。
原创文字侵权必究
网络图片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