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美文共赏
May.28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 不要等垂垂老矣,才明白要

May.28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 不要等垂垂老矣,才明白要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05:00 被阅读0次

文/杜豆豆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1


父母,是你唯一无法左右的选择

1

世界上有千般选择,可有一样选择却是你无法左右的,那就是你的父母。父母生你养你,给了你最初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原生家庭。它在你的成长路上,影响着你的每一步,尤其是对你的心理影响,更为巨大。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你这不是宿命论吗?若我生在一个不好的家庭里,难道就一辈子认命,翻不了身了吗?

对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做法。比如,有些人会压抑自己,一切听父母的;有些人会叛逆,偏不听父母的;有些人指责父母,并想办法要改变他们;有些人干脆和父母决裂,不认你们了。

但这样的做法有效吗?现实是,就算你和父母唱反调、指责、一走了之,你的身上都刻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等你有了自己的新家庭,你会发现,你总是会不经意地重复自己原生家庭的经历。

听起来好可怕是不?冥冥之中有神灵吗?难道这个死循环就打不开了吗?

不要慌。《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就将给你做出解答。所谓超越,作者是这么说的:"“你必须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前提是换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原生家庭。”这就是“超越”的涵义。

这本书,为我们分析了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各种影响规则、机制和关系模式,让我们学会如何既能与原生家庭保持亲密联系、又能在心理上保持独立自我,从而帮助我们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新的家庭中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本书作者罗纳德·理查森博士,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专注于从事婚姻问题咨询和家庭心理治疗已20多年。这本书极具实用性,也因此一经出版,即刻风靡全美,成为全面深入解析原生家庭的心理学经典。

好了,讲完本书概况和作者简介,我们就来分四个重点讲解一下本书的核心内容。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规则和机制

2

第一个重点: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规则和机制

首先,规则是什么?

每个家庭都不同。那些能明明白白说出来的,叫做显规则。比如,“吃饭不说话”、“出门要打招呼”等等。

还有些规则,是隐而不露的,相对比较复杂,甚至没法公开讨论,这些规则叫做潜规则。

两个人婚前在不同家庭长大,遵循的也是不同规则,摩擦是难免的。因此,形成新的家庭后,就需要不断磨合。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家庭内部有两大运作机制。

第一个运作机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

在家庭中,并不是两个人黏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因为,尽管我们都需要和爱人保持亲近,但是也都需要一定的距离感。这两种需求,看似对立,却也是一种平衡,而且贯穿我们一生。

我们在年幼时,会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6至9岁间,我们会慢慢开始要求独立,也会认识到,不可能永远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青春期来临时,我们就开始有了爱情的萌芽,从心理上需要有个理想的伴侣来补充内心对爱的渴望。如果幼年时,我们没有得到全面的照顾或者合适的指导,长大后就会产生幻想,期待会遇上那个特殊的人,将幼年你所缺失的,统统补偿给你。也就有了我们经常遇到的“爱情幻觉”,

爱情幻觉状态下,往往你爱上的,不是那个真实的人,而是你想象中的他带给你的感觉。一旦一切平复下来,现实和想象出现差异,你就会感到失望、愤怒和伤害。这个时候,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被具有同样“亲疏需求”的人所吸引,其中一方扮演“追逐者”角色,另一方扮演“疏远者”角色,保持一个合理的亲密关系距离。如果一方改变了,另一方也会改变,以达到一定的“亲疏舒适度”。

比如夫妻间,平常妻子可能常常抱怨丈夫冷漠,丈夫则嫌妻子太黏人,但是,一旦有一天黏人的妻子变得独立起来,丈夫反而会主动靠近,成了关心体贴的暖男。这种“亲疏舒适度”,往往是我们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塑造形成的。

亲疏舒适度往往是在原生家庭中塑造形成的

第二个运作机制,是如何处理分歧。

除了对亲密感需求的不同,习惯、个性、喜好、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都可能使家庭成员发生矛盾,产生争吵。

比如,晚上几点睡,今天炒什么菜,节假日要不要出去玩等等。这时候,一方可能会感到生气、焦虑,会想方设法试图改变另一方。而另一方,一般会有四种回应方式:

第一种,是顺从。

顺从者,当然就是最好说话的,他会千方百计维持和平,避免出现冲突。

第二种,是反叛。

反叛者就喜欢与众不同,但真的与众不同时,他又会没有安全感。所以,反叛者一般背后都会有个“权威人物”。这个权威人物的观点总是正确的,他总是对“反叛者”说,你不听我的,你会后悔的。等到“反叛者”真的出了事,“权威者”就得来帮他们收拾烂摊子。所以,“反叛者”通常都是不太负责任的人。

第三种,是攻击。

攻击者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出了事都是别人的错。他们往往认为对方是麻烦和障碍,拼了命要改变对方。他们的口头禅是:“要是你更好一点儿,我就不会这样了。都是你的错。”

第四种,是断绝关系。

断绝关系,看似掌握了人际关系的主动权,实际上,不过只是一种假象。很多人离家出走,不是因为自己强大,而是因为自己无力。

学会自我分化

3

第二个重点:学会自我分化,巧妙解决家庭冲突。

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也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这些差异,在两个人组成新家庭是,就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一旦出现焦虑的情绪,争吵、对抗等行为就会产生。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呢?最佳的方案是,学会“自我分化”。

什么是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简单地说,就是做自己的同时,还能保持亲密关系。

没有自我分化成功的人,容易受旁人影响。有了问题,他不会去内省,而是一股脑推给对方。他会说:“都是你的错,我没法做自己。”他关注你,受你的行为影响,如果你对他说,让他不必让受你影响,他又做不到,心里害怕与你产生距离,从此失去你。于是,他往往试图干预和控制你。

只有自我分化成功的人才可以真正地做自己。你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你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当别人试图改变你时,你会客观对待,而不是做出过激反应。

自我分化良好的人通常有五个特征:

第一个,“具有目标指向性”。

如果你是“目标指向性”的人,你的价值在哪里,什么对你重要,这些人生目标,你会了然于胸。你的情感是成熟的,你不需要别人来满足你的自尊。与之相反的是“关系导向性”的人,他们为别人而活,过分依赖于别人的喜爱和关怀,一旦别人对在自己不认可,他们就会伤感、疑神疑鬼,就算是一点点细微的差异,他们也能小题大做,看做是关系破裂的征兆。

第二个,会“区分思考和感受”。

你认为别人有别人的选择,你有你的选择,你不会因为别人和你不同而气愤,也不会强求别人和你保持一致。你的体验、感受和思考,都能够自由地被表达出来,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

第三个,不会陷入“融合”的泥潭。

这里的“融合”,是指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反面的例子,最常见的就是“融合式爱情”。坠入爱河,你会自以为对方和你心有默契。走入婚姻,你发现自己错了,就会产生分歧。这时,你可能会疏远对方,而对方则拼命想黏着你。对方想要的,就是融合感。这样的关系,会导致你们很容易丢失自我,搞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第四个,为自己负责。

分化成功的人,会常常内省,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认为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和感受的创造者。

第五个,会灵活转换“功能过度”和“功能不足”。

通俗点说,就是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如果分化成功,他们会随时随地愿意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以达到双方的和谐。

(未完待续)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关注我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相关文章

  • May.28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 不要等垂垂老矣,才明白要

    文/杜豆豆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1 1 世界上有千般选择,可有一样选择却是你无法左右的,那就是你的父母。父母生你...

  • May.29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 不要等垂垂老矣,才明白要

    文/杜豆豆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2 (接上篇) 4 第三个重点,认识家庭内部关系的两大常见模式 了解家庭内部关系...

  • 亲子打卡日记Jan.6th,overcast

    不要等垂垂老矣,才明白要改变自己。一切应该从改变自己做起。如果一开始首先改变自己,也许我现在已经改变了我的...

  • 图图8.19的生活

    生活1 听了《超越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成长起到很大的影响。 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主要是要消除原生家庭...

  • 随想

    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离开才明白要挽留,珍惜当下,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 明白且恰当——读《超越原生家庭》

    作者:[美]罗纳德·查理森 手边拿着蔡康永的书,一杯咖啡和一杯茶的怪诞组合,开启了19年的第二次非正式输出,貌似比...

  • 超越的第一层

    超越的第一层: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生长环境。 其实,说说原生家庭的事,以前一直以为,只是像我这样的原生家庭,或者是...

  • 《超越原生家庭》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本书,是关于家庭关系的书,它的名字叫做《超越原生家庭》。作者是美国的罗纳德?理查森,(...

  • 超越原生家庭

    更喜欢阿德勒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经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改变命运。 不幸的经历,并...

  • 超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家里的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在这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May.28 《超越原生家庭》解读 | 不要等垂垂老矣,才明白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jx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