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每个家庭了就又多了一位小王子或者小公主,都被父母视为自己手中的宝。但如何教育好孩子,却成为众多父母心中的难题。
有的家庭中一贯秉承“虎父无犬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认为在巴掌底下成长的孩子才是懂事的、杰出的。但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我们往往能在他们的身上发现一个共有的特点:自卑。他们的家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里世界,一意孤行,只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一言不合出手就打,很少耐心的去问孩子他们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听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结果一般分两种:特别懂事或是特别叛逆。懂事 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结果,但为什么有的会叛逆呢?
我曾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出生在一个家风严训的家庭中,父亲古板严厉,虽然她是个女孩,但从小到大对她毫不客气。她的父亲希望她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于是从小就把她当作男孩子养,受骂挨打,样样不少。她还记得小时候随父亲串门,看到叔叔家客厅茶几上的零食很好吃的样子,想伸手去拿,却被父亲打了一下手。回到家后,父亲教导她,说:“我们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就不要吃!”后来,她开始读书上学了。她在学校表现很好,成绩也很优异,深受老师喜欢。一次,期末考试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虽说不是第一名,但成绩还是不错的。当她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她心里想的是:我要赶快告诉爸爸这个好消息。她高高兴的回到了家,向父亲展示自己手中的成绩单。本以为父亲会为她的成绩高兴,不料父亲确实眉头紧皱,说:你这考的算什么,比你考的好的大有人在!她默默地回了房间,伤心的哭了。
后来又过了几年,女孩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这几年中,她的成绩还是那么优异,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同学眼中的好同学好朋友。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外边懂事的女孩,在家中却叛逆无常,脾气暴躁。父母拿她没办法,只能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她很喜欢坐在自己对面的心理医生,于是渐渐地向他敞开了心扉。她说她感觉一直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从小到大对父亲仅有的记忆只是挨打和受骂,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鼓励的话语。她也知道,父亲其实是为她好,不想她学坏,但她就是心里委屈,一想到父亲的打骂,她的理智就被吞噬了,她会对父母嘶吼,她说她也不想,但是控制不了。
心理医生听完她的诉说后,感觉有必要和她的父母交流一下。他把这些情况反应给他的父母,不料父亲听后,拍桌大怒:“不孝子!我这样做都是对她好,我打她骂她是为了激励她,不鼓励她是怕她听完后骄傲!”
这只是一个小故事,但故事中的这位父亲,却确确实实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才用了一些自己认为很正确但其实是错误的教育方法,结果却适得其反。
如果看这篇文章的人有为人父母的,我希望你们好好读一下那个小故事,想一想其中隐藏的道理,也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中有什么过失之处。无论过程怎样,我们所追求的结果都一样,那就是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