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综艺咖】推首精品池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综艺咖
“看完《儿行千里》,我悄悄置顶了家人微信群”

“看完《儿行千里》,我悄悄置顶了家人微信群”

作者: 红服女夜奔 | 来源:发表于2017-09-25 18:10 被阅读0次

    不抄袭,不煽情,不展示苦难。

    很人文,很平实,很自然温暖。

    在这个用玩笑消解严肃的时代,娱乐至上的芒果台端出了一盘治愈系的《儿行千里》,以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悄然走红网络。

    甚至在以“口感挑剔”著称的豆瓣网友那里,已经被预定为“今年最佳综艺”。

    人生虽然有诗和远方,但家却是每个人最初起航的码头与最后心灵的归属。

    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他所选择的人生轨迹,根植于他原生家庭的“家风”。

    《儿行千里》尝试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听起来颇为古旧的话题——家风。

    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

    他们教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而你又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这些问题不用急着回答,先想想。

    1、离别,寻找相逢

    “我在吃菱角的时候,都不敢看我妈妈”。

    《儿行千里》以青年学者何江的讲述开始。

    何江,湖南宁乡人,农村出身,从中国科技大学到哈佛硕博连读,现在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后。

    18岁的何江,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妈妈走着走着,忽然问何江:你想不想吃菱角?

    何江有些惊讶,没想到妈妈为什么忽然问这个。

    原来何妈妈看到路边水渠的菱角长得很好,想起何江从小就喜欢吃菱角。

    然后,何江看着妈妈就趟着水,踩着泥,为自己去采菱角。

    “我在吃的时候,都不敢看我妈妈”。很多年后的何江,在节目上这样说道。

    离别,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委实是种过于日常的的情感体验了。

    对他们来说,奔赴远方就是为了逃离家乡,可往往又在某一个时刻,走过万水千山,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在异乡寻找故乡。

    这是年轻人必须要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

    只有经过对于故乡的逃离,才能走向独立;一定是有了独自生活的阅历,才能真正体察到亲情意味着什么。

    之前,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视频,马薇薇在某个节目里谈起当年填高考志愿,说那时候只有两个原则,离男朋友最近,离爸妈最远;现在不一样了,希望工作能离家近一点,再近一点。

    你不得不承认,一定是有了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你才会回头审视。

    那个时候,我们终于可以像个成年人那样理性、客观地去理解父母的爱,当我们一步步走向盛年的时候,故乡的亲人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衰老。

    很多年后,我们终于理解了朱自清写《背影》的无限悲哀和酸楚。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们大概了这样一个年纪:目睹过父母同样努力而显得笨拙的背影,流过同样“怕他看见,也怕被人看见”的眼泪。

    在何家,这种家风体现在何江兄弟目睹了父母的艰辛之后,所达到的“下一代对于上一代自我外延的拓展”

    卡夫卡曾将说过:我们犹太人天生就是老人。

    那么,我们中国人天生就是中年人。

    表面波澜不惊,内心波涛汹涌。

    用沉默表达激烈,以隐忍替代问候。

    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却又缩回去,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

    2、反哺,互相滋养


    “我忽然理解了我爸妈”。

    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很少有知道榫卯的吧。

    青年导演郑若行,拍了一部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顺着节气拍父亲的木匠活计,从芒种到小满,拍了整整24集,近距离拍摄了这种中国传统工艺——不用胶水、不用钉子,自由拼接而不松动的榫卯技艺。

    网友戏称,她用纪录片把自己爸爸拍成了网红。

    在郑若行很小的时候,爸爸就会带着郑若行做玩具,将挤完牙膏的牙膏壳用火融化掉,掉下锡来一起做锡制的小玩具。

    十八岁生日的时候,爸爸亲手为她做了一个首饰盒,锁还是外婆留下来的。

    为了培养她画画的技巧,爸爸让她在家里的墙上随便画,画满了还要夸奖她。

    为了让她的观察力更敏锐,爸爸带她去大自然里观察微小的生命,体验这世界的伟大与动人。

    如果说何家的家风是“下一代对于上一代自我外延的拓展”,那么郑若行的家风就是“下一代对于上一代无私之爱的反哺”。

    还有什么比这种情感反哺更加动人的呢?

    对于郑若行而言,她与父亲之间不仅是生命上的延续,更有思想上的互相滋养。

    正因为有“发明家”父亲对于木匠艺术的热爱,才有了后来郑若行的纪录片,去展示这样轻松愉悦的亲子关系、这样专注惬意的生活方式。

    我们说“The father,the son”。

    我们也说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忽然理解了我爸妈”。

    不只是郑若行,我们每个人都会迎头遇上这一瞬。

    和父母有隔阂、有怨怼的,大有人在。

    其间孰是孰非,一时间难以分辨清楚。

    可是那些能放下往事和父母握手言和的人,莫约也是明白了这样一点:如今我也到了父母当年的那个年纪了,明白了大家都不容易,能退一步就退一步。

    很多年以后,我们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过几遍,学会了看人眼色、尝过点人情冷暖、见识过生活龃龉,知道了一个人在外生病了怎么办?

    遭遇到了18岁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经历了生活的苦,体谅了父母的难,学会了将心比心,终于明白:易地而处,当年当时换成我去做,未必就能变得更好。

    《儿行千里》里关于郑若行的片段就是白描这种历经生活的理解后,亲子间爱的回馈。

    小时候,父母以鼓励宽容去培养孩子对于艺术审美的追去;长大后的孩子,以同样饱含爱意的目光,再次去审视、去记录下父母关于艺术的追求、关于生活的领悟。

    3、传承,薪尽火传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儿行千里》里面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叫陈序的战地记者,讲了他同事的一个故事:

    他的同事从伊拉克休假回北京,在新华社交接完工作,就骑着自行车出门。

    初夏的傍晚很凉快,他一边骑车一边看着路人在那边撸串、大声的说笑。

    一时之间有些恍惚,他不需要躲随时会击穿他身体的炮弹;

    他不需要担心扑上来抱着他同归于尽的人体炸弹;

    最后,他的同事把自行车扔在一边,蹲着哭了起来。

    陈序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是的。

    我们是这样幸运的13亿人。

    我们的幸运不是从天而降的,是我们的父辈、祖辈们,以死报国、以血肉再造中华之决心才得来的。

    如果说上文提到的郑若行对父母的情感反哺是家庭内部的回馈,那么这种咬着牙埋头推进的精神,应该是我们整个民族乐观信仰的传承。

    这种质朴的乐观来自于对这个民族和这片土地最简单的信心——

    我们不是没有跌倒过,但是我们都站起来了。

    我们以前跪在地上,现在既然站起来了,就继续顶天里地站着。


    这种传承,有一点像种子的旅行。

    先是小小的一个冒芽生长成熟,被风一吹,种子飘散各处,一次又一次地、在世界各地冒芽生长成熟。

    张立强一家三代治理黄沙、植树造林万亩;

    王新法一家两代人,去湖南薛家村造桥修路、实实在在得造福人民;

    孟文博和他的团队,作为“海底驯龙师”勘探海底天然气开采,团队中有人11年没回过家。

    《儿行千里》想讲述的就是这样一部素人和他们家庭的史诗。

    没有明星、不造绯闻、没有声嘶力竭地大声说教、也没有没完没了的煽情。

    它说,来坐下来,一起来聊聊我们自己的故事。

    而我们观众,等待这样一部温柔又坚定的节目,也已经很久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儿行千里》,我悄悄置顶了家人微信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pd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