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7:30,我终于听到了优秀学员的分享故事。因为我加入群比较晚,所以第一次错过了,后面的三期打算全部全程参与,向优秀的教师学习。
今天分享人是第十期的两位学员,分别是杨宇老师和孙明亮老师。听完两个人的分享,我头脑当中呈现出来的一个词就是创新。他们两个向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我看到了教育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是杨宇老师,这是一位温柔漂亮的音乐老师。如果我只说她是音乐老师,可能有些太局限了。因为在她的课堂上,除了听唱音乐,还有各种乐器,还有戏剧课,甚至还有情景剧,心理课程等等。
杨宇老师在一开始就问了一个拷问心灵的问题~你在乡村坚守的意义是什么?这也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可能每一次的思考给出的答案都不相同,但是坚守都是为了孩子们成为更好的初心不变。
她的第一个创新就在于课程的创新,把音乐课玩出了花样,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上音乐课,让孩子们感觉在抽盲盒似的,对每节音乐课充满期待。她在努力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呀!当文化课遇上音乐课,大多数学校和家长都会选择文化课。而杨宇老师的热情感染着学校领导及其他老师,她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让家长们改变着对音乐课或活动课的看法。当然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孩子们边上活动课,边学习是不会影响学习成绩的。
杨宇老师的第二个创新是当学校缺乏专业艺术老师的时候,她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鼓动学校非专业的老师学习乐器。她把所有会的乐器演奏一遍,让老师们针对自己喜欢的乐器来选择。我觉得这样的方式真好,老师们从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获得了成长,同时学校也多了一些“专业”的艺术老师。
最后她也给出了坚守乡村教育的意义。那就是无论孩子们今后学习好,坏,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着,有正确的价值观,让艺术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成长……
第二位老师是孙明亮老师。到现在我仍然不知道孙老师的身份,给我的感觉他像是一位有着教育梦想的校长。
他讲的主题是他们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24节气。他讲到学校的现状~到现在也没通公交车,结合现状以及当地的实况,他们学校开设关于24节气的校本课程。他讲地很细致,包括课程的具体的如何操作,课本实施的切入点,课程设置任务完成度(高中低),课程的设置,安排等等,很具体,也很有操作性。我们听起来既轻松又愉快,更是看到了孩子们脸上快乐的笑。但我想这样的校本课程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应该遇到很多的困难。而那群老师们并没有放弃,正是他们一步一步的坚持坚守,才有了现在的成效。这真是让我佩服。
教学的改革实难,但只要我们想,只要我们去坚持,去坚守,我想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是否也为自己立好方向,坚持下去呢?当然,我会努力地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