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综艺节目看不停娱乐圈影音日记
《美女与野兽》丨不论美女或野兽 有时都需被拯救

《美女与野兽》丨不论美女或野兽 有时都需被拯救

作者: 小爱说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15:24 被阅读0次

迪士尼公主片一般给人充满梦幻泡泡、王子救公主的印象,在前期1937年「白雪公主」、1950年「仙履奇缘」等动画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旧时代的影子。不过,此规则在时代思想的推演下逐渐被打破,其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设定是:公主不再是等待王子救援、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而一举转变为拯救王子的角色。

1989 年经典动画「小美人鱼」让当时一度颓靡的迪士尼票房起死回生,其中标示的思想更具代表性。片中,人鱼公主爱丽儿捞起遭遇船难的王子,并阻止被下咒的王子与女巫结婚,成功争取自己的幸福,亦即双脚、王子、声音,无一不是爱丽儿挣来的,整个故事里,陷入愚昧与无助的角色反而是王子。

1991 年「美女与野兽」则更上一层楼,自由聪明的是「美女」贝尔,坐困愁城的是「野兽」王子,这位王子日日夜夜束缚于城堡,除了望着玫瑰叹息别无他法,只能等待一个勇敢的公主来救援,这样的设定也与1959年的「睡美人」形成巨大反差。

非传统公主小美人鱼当先驱

事实上,爱丽儿与贝尔的「非传统公主性格」绝非偶然,观察迪士尼历年动画,女性精神与时俱进,可发现迪士尼拼命想洗刷「公主制造机」黑名。近年「黑魔女」与「冰雪奇缘」所彰显的母系社会「不婚」概念,更完全颠覆其实已有长足进步「小美人鱼」或「美女与野兽」所诠释的幸福。

那么,为什么前述「美女与野兽」比「小美人鱼」更上一层楼?这里要从贝儿与爱丽儿的性格分析。

爱冒险的贝尔不玩一见钟情

先谈谈贝尔与爱丽儿共通的「非传统公主性格」里一个重要特点——向往更广阔的世界。比诸白雪公主安于森林生活、灰姑娘认命在家帮佣的乖顺,贝尔、爱丽儿在初始就表现出不甘于现状的人生态度,意欲出走传统社会,并付诸实行,两人性格都内建冒险、开拓的因子。但令爱丽儿勇于踏出海底世界的关键,仍属对王子一见钟情的迷恋,不脱旧式迪士尼包袱。

贝尔则从书中探索到更广大的宇宙,身为小镇农女,自己旅行过几个城市,并时时计划下个旅行地点,其强烈的好奇心并不奠基于爱情,而是扎扎实实对知识、对世界的热忱,建构出比爱丽儿更为自主的性格。

另外,艾玛接演「美女与野兽」的合理性,最重要原因是贝尔的恋爱方式。

众所周知,一吻定终身是旧式迪士尼的特色,而更可恶的是,这个「吻」,公主通常是被动的,是被王子「决定」进行的,大抵是这种完全剥夺女性选择权的吻,让迪士尼多年来承受性别歧视的骂名,终于在「美女与野兽」中找到机会平反。

贝尔其实被野兽拯救过一次,那时候,贝尔逃出城堡却在半路遇到狼群,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也没办法抵御威胁时,野兽现身救贝尔一命,而当最后野兽负伤累累倒在冰冷的雪地上时,贝尔只要心一横骑上马离开,就能永远从城堡监牢中解脱。贝尔此时其实是陷入犹豫的,他没有因为这次的救命之恩就忘记野兽是自己的敌人,反而忍不住闪过「要不要落跑」的自私人性,这样的一秒踌躇,让贝尔免于成为迪士尼的「圣母」派公主。

这个事件虽然是两人关系改善的转捩点,但在贝尔带野兽回城堡疗伤的片段中,明显地贝尔对野兽只是纯粹报答恩情,甚至,艾玛版本的贝尔对野兽的态度依旧充满敌意。

贝尔未如传统公主一般,仅因一次的救命之恩就奉献爱情和余生给王子,而贝尔之所以和野兽产生火花,在这次真人电影做了一个极小但极具意义的改动。

贝尔爱书,在电影中,野兽为了讨好贝尔,送了她一整座图书馆,但野兽为什么知道贝尔是个书虫?也只是从仆人那里得知的,这里的贝尔,也纯粹是被野兽「直达心坎的礼物」打动,看不出两人有任何情感交流,陷入靠送礼追求的物质思维,这是动画版「美女与野兽」的缺憾之处。

其实,将图书馆代换成一束花或一匹马并无差别,野兽只是送贝儿喜欢的,贝儿也只是得偿所望。如果在人物设定上,贝儿是个热爱大自然的人,野兽或许就在城堡的某处种一座林、挖一池湖赠予佳人。直言之,贝儿是个书痴这个原始设定,突破历来总是仅仅钟情女红的公主设定,立下一个良好的里程碑,可惜,迪士尼在当时并没有在后面的剧情上,带出更有意义的呼应。

当贝尔有次无心念出莎士比亚的台词,野兽竟能顺口接出下文,一直要到这个小段落,贝尔才开始对野兽另眼相看。

贝儿因为识字,喜爱创造在所在小镇上以独特闻名,厌倦生活的一成不变与镇民的庸碌,而她日渐富裕的心灵已非镇上那几本书可以满足;她拒绝加斯顿的追求,尽管加斯顿勇敢、强壮而英俊,还是镇上女孩的梦中情人。可贝尔真正想要的是在心灵上能与她共鸣的对象,显然小镇里没有这个人;误打误撞中,贝儿才发现他遍寻不着的心灵伴侣,竟是看似凶残的野兽。因为相处,两人对文学同样有着涉猎和爱好,才能够正式开展两人恋爱的篇章;这样的微小改编剧情,才真正令「美女与野兽」告别以往王子公主式的泡沫粗浅爱情,将爱情提升到精神层次。

「野兽」有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贝尔常被人觉得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如果她没有被野兽两次拯救,骄傲的她是根本不会对野兽产生爱情,只会是对动物一样的0怜悯。但仔细想想,拥有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更像是野兽本人。

成立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需要一个要点,即人质认定自己是毫无机会逃脱的。表面上被绑架的受害人是贝尔,但贝尔其实三番两次有机会逃出去,且从未放弃逃脱,更别提那句他对父亲充满霸气的宣言:「我发誓我会逃出去」。在绝境时仍深信自己可以战胜命运,不会一生都被野兽困在城堡中。

我觉得野兽才是那个认定自己毫无机会逃脱的人质,他因野兽之身被困在城堡里无处可去,他才是那个在魔咒之下无法求生的受害者。在大限来临前几天,漂亮的女主出现,成为野兽变回为人拯救城堡最后的曙光。

在这段感情中,卑微的是野兽,主宰对方命运的,是贝儿。

因为一般在爱情中,女人都是弱势的一方。但这在这部电影中让我们看到了艾玛塑造的独立自主的贝尔形象。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童话故事被当做女权主义来宣传的原因。在这里,野兽反而是没有选择权的人,因为玫瑰花瓣即将凋零,即使贝儿是丑陋的、不堪的,他也只能指望贝儿挽救他的未来。如同睡美人只能任凭王子亲吻,睡梦中的他毫无主见。而没有时间再等待的野兽,不管来者何人,只能逼迫自己爱他。

很多人常苛责「美女与野兽」依然以貌取人,我认为是因为动画版本中,描述贝儿爱上野兽的过程不够有说服力。真人电影版为贝儿的动情因素描绘得更加细腻,更加圆满。野兽究竟是否停止以貌取人依然不得而知,但看完《美女与野兽》告诉我们另一种不同的爱情观:以心灵为媒,理解对方的真正性情为爱,跨越容貌、拥抱性灵的爱情真貌才是真爱。

晚安

关于爱情,我们还说过:

如何鉴别你谈的是不是智性恋?

喜欢是求而不得遗憾好,还是相忘于江湖好

为什么你还单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女与野兽》丨不论美女或野兽 有时都需被拯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pv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