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情绪动物,一点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小题大做,
如果你没有按照他的规则来,很可能他会和你一直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彼此消耗。
那么当孩子暴怒、无理取闹的时候你是怎么回应的?
以下3种应对方式里面一定有我们常用的那一种:
1、抛弃回避式
解释了很多遍,但仍旧解释不通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情绪和脾气也会油然而生,
我们也是人啊,“打”不赢,躲得赢吧,于是索性把孩子“抛”下——
你爱咋咋地,随你的便;
既然管不了你,我就不管了;
你再这么不讲道理,我就不要你了……
2、压制报复式
既然你不服从我,我也不想多费口舌讲道理了,你生气、攻击我,
我就用更大的力气来镇压你、制服你,逼你就范,
我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把你攻击得更厉害,让你怕我、从此往后只能臣服于我。
3、听之任之
宠溺,可以让孩子为所欲为。
但以这种方式对待孩子的,好景都不会长,等到孩子闯祸越来越严重时,终究还是会回到1、2的应对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最好的方式是第4种:权威接纳式:
1、把孩子的怒和怨照单全收
2、不做反击,反而去挖掘好的动机
3、把孩子的“黑色力量”转化成积极、温暖、容纳的力量
4、再用爱和真诚的态度还给他
为什么我要为孩子做这样的“转化”呢?
武志红老师说:攻击性是人的本性之一。
“攻击性”在心理学里是个中性词语,它是人众多力量中的一种,
当孩子展现出这种力量的时候,有时会遇到“好的客体”,将其包容和接纳,之后,这股力量就会被转化为积极力量;
而有时它遇到的是“坏的客体”,被拒绝和反击了,这股力量就最终就成了黑色的力量——
以后孩子再想展现“攻击性”的力量时,他就会以消极、黑暗的方式来应对;
而那些被转化过力量的孩子会知道,虽然我现在很想攻击别人,但我也可以选择用更好的方式去释放或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权威接纳式和听之任之的溺爱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的内心非常强大,他在接纳孩子的时候,能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能量;
而后者只是一味妥协,孩子会在其中不断试探你的边界,而你却展示不了一点力量。
养育孩子说到底就是一场自我修行之旅啊,你们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