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是一次有趣的尝试,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希望与你分享。
故事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儿时在北方街头的一瞥,爬山虎覆满了一栋居民楼的外墙,直至遮住了窗户和露台...我想那房子有几分危险,若是谁的烟头不小心点燃一枝藤蔓,必然殃及整栋房子。
初三时,我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取名为《共生》,一千字的短篇,时过境迁再次翻开,那短篇太多矛盾之处,故事发生地在北方,却有着南方的开放式阳台。楼上楼下的两户人家不用上班,每天围绕着那阳台缠绕的地锦,家长里短,你来我往,渐渐熟悉。
......
今年春节,从深圳回惠州家里,感慨父母总将家中打扫得格外干净,这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习惯。只要子女在家,父亲更是精心准备每一餐,寓养于膳。若是煲了汤、炖了补品,餐桌上我们一边喝,他一边告诉我们此汤的特性和功效,他有自己一套烹饪准则,遵循不时不食,喜欢清淡调味,发挥食材本味。
我想到一句话“干净整洁的家是最好的风水”,虽不完全赞同,但冥冥之中,我也感受到这其中的道理。
小学六年期间,随着父母做生意,我搬了六次家。每到一处,父母总把家里收拾得格外整洁,现在才明白,这习惯里藏了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
高中时,我写了一篇几千字的短篇小说《替我死去的人》,讲述世俗观念下,错位的夫妻角色,一个工作能力极强的妻子和一个‘家庭主夫’之间的婚姻纠葛,完成后,惨不忍睹,故事太单薄,情节的推动全来自于意外,不像人物自身的抉择,而是作者我本人希望他们变成什么样子,很快我从电脑文件夹里删掉了这篇故事。
十几年过去,我再次动笔,试着重写这个故事,想写的还有其余几篇,我很快有了个想法,决定把这几篇融在一篇故事里,于是便有了《光之来处》这本小说。
小说名字的由来是法国作家——让·热内的一段话:
“美只源于伤痛,每个人都带着特殊的、各自不同的伤痛,或隐或显,所有人都将它守在心中,当他想离开这个世界感受短暂而深刻的孤独时,就隐藏在这伤痛中。”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之来处。
2023.03 刘敬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