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20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05天,
- 2019年6月27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12天,
- 2019年6月25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10天,
- 2019年6月26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11天,
- 2019年7月13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30天,
- 2019年7月12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28天,
- 2019年7月11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26天,
- 2019年7月25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42天,
- 2019年7月26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46天,
- 2019年7月27日,李继宏,焦点高级一期班,持续分享747天,
《读书摘录》分享。沉淀自我的方式是读书,锻炼自我的方式是实践。继续读书《稻草变黄金》之焦点解决建构方案——假设架构。读书摘录:
耐心引导当事人运用假设架构思考。许多助人者表示在实务经验中,会遇到某些不易进入想象,或不愿进入想象当事人,那么这些当事人是否就不是用假设架构对话?
1.评估当事人的状态。首先需要评估当事人进入会谈情境的状态。例如,处在来访状态的当事人不认为问题与他有关,可能就不会配合助人者的引导进行想象,助人者需要尊重当事人当下的心情,先多听听他的观点,再做进一步的引导。
2.了解当时人的思考习惯和语言习惯。其次需要了解当事人的思考习惯与语言习惯,助人者要尊重当事人的思考脉络与习惯,例如,有些当事人比较习惯实事求是,进行理性分析,如果要使用假设架构问句,运用“假设问题/情况已经改变”这类型的问句,会比直接问“奇迹问句”较容易被接受,助人者再依据对话过程的讯息调整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引导。
3.提供时间和机会给当事人熟悉假设架构思考。当事人之所以不易进入想象,有的是因为不了解假设架构问句的意义,有的是一时之间无法改变过去的思考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助人者怎样调整其引导想象的指导语,以及说话的速度,提供足够的讯息与时间让当事人可以慢慢转换思考,从问题焦点转移到解决焦点。
尊重当事人对问题解决的看法。如果当事人想象出来的“奇迹”、“问题/情况已经改变状况”、“符合其期待的状况”是不符社会价值观的,助人者该如何处理?是否要介入去修正当事人的想法?焦点解决强调当事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助人者不宜急着对当事人下判断,最好以开放的态度让当事人说出他的想法。不过,助人者不要被当事人表面的语言所限制,要仔细倾听,在这些叙述背后,“当事人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当事人想要争取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和当事人一起进行深入的探讨,找到他真正想要的目标。
奇迹必须是正向的状态吗?问题要怎么解决才是好的?助人者避免急切的用个人价值观来干涉当事人。焦点解决的助人者尊重当事人对问题解决的看法,多倾听当事人的观点,在对话中倾听当事人内心真正的期待,和当事人一起建构符合其内心期待的解决方案。
个人理解。假设架构在咨询中,首先,有的来访者没进入状态,不熟悉奇迹问句时是不太容易理解的,我们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让来访者去想象假如未来问题解决以后是什么样子?让他详细的描述。 其次,有的来访者不太容易进入对未来问题解决以后的思考,此时咨询师一定不要着急,可能是问题还没有聊透,可以将咨询的节奏放得慢一些,在他的问题中多停留一会儿,多一些陪伴与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