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经理设计读书
Picture This 读书笔记(三)

Picture This 读书笔记(三)

作者: 暂住伦艺的老手指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00:42 被阅读169次

           OK,零零总总,前前后后写了好几遍,换了好几个平台、软件,终于还是继续我的读书笔记第三篇了。这一篇我不打算再采用之前的写法,按着作者所说的一句一句翻译,而是大体讲讲作者所介绍的内容,然后加入我自己的见解。这么做首先是因为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真的非常精彩,所以想和大家细细的品读,而接下来的部分更多的是一条条的干货,所以力求简洁。二是之前写读书笔记,因为需要一句一句的翻译,需要消耗很多时间,根本没办法每天都写,所以想采用新的方式来重新开始读书笔记。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Principles,基本是就干货合集。第一部分我们已经通过小红帽被作者的功力所折服,所以是时候放出大招来,让大家觉得本书能够值回票价。第二部分作者一共罗列了10条规律。前四条基本是围绕着“gravity”来展开的,从不同的方面展现出现实世界里的地心引力如何影响我们对画面的理解。第五条涉及画面的布局,第六条讲的是明暗,第七条讲形状,第八条是关于尺寸的,第九条是色彩与形状,最后一条的将对比。条理还是很明晰的,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这些虽然抽象但很有趣的规律吧。


    1、Smooth,flat,horizontal shapes give us a sense of stability and calm.

          光滑的,平坦的,水平的形状给人一种稳定感,平静感。

            就如作者所讲到的,水平的形状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地平线——地面,一望无际的草原,平静的海面。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我们不会摔倒,同理当画面中物体水平放置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稳定,很平静。而画面中很小的水平的形状就像是世界安静的一隅,之前的小红帽就是这样小小的但是稳稳地立在那里。

            想起小时候画画,老师总会一上来就让大家画一条水平线,之后所有的房子啊,小人啊都会依照这条线的位置放置。这样确实会让物体看起来更加稳定,而不是东倒西歪的。随手找了一张小朋友的画,就是这样的感觉。

    2、Vertical shapes are more exciting and more active. Vertical shapes rebel against the earth's gravity. They imply energy and a reaching toward heights or the heavens.

            竖直的造型让人觉得充满了激情,更有活力。它时时刻刻在和地心引力抗争,暗示着能 量,冲上云霄,直达天堂。

            看着上图,都不需要作者过多的提示,我们就会想到,树、摩天大楼、擎天柱。。。一切一切冲向天际的物体。他们都充满了一种张力,有些是生命的张力,有些是人们在建造师为其注入的能量。作者说了一句话, 我觉得有必要放出原文来,毕竟我翻译了好几遍都感觉不够妥当。

    Vertical structures are monuments to kinetic energy of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nd to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present.

     竖直的结构是活跃能量过去式和未来式的纪念碑,同时它也现存潜能的纪念碑。

           能力有限,所以翻译一直流于表面。大意就是说垂直的造型一直都是在对力量进行诠释。不久之前,我开始学习风景速写,之前就听说园林建筑最难画的就是树。果不其然,我画的树永远都是七扭八拐地快要倒地的感觉,软绵绵毫无力气。老师对我说,一定要体现出树木奋力向上生长的状态,所以如果树干向右弯,那么左边一定要有大的枝条来平衡,或者树干的下一个弯折要向左。总是就是重心要稳定,不能漂。生命张力的诠释也要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不然就会是下一秒就坍塌的病态。

            如果我们在竖直形状的上方加入一个水平的条状。那种直戳戳地向上突破的感觉被抑制了,反而是一种稳定感再现了。从垂直条的角度看是一种托举的感觉,水平条被多个竖直条高高托起,忽然多了高高在上的神圣感;而从水平条的角度看,是一种约束和秩序感,抑制垂直条那种野蛮生长。

           就像生活不可能永远非黑即白,画面里也不能永远只有竖直和水平两种状态,更多的是介于而这中间的,不同角度的倾斜状态。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随时可能会坠落,会摔倒,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不稳定不确定,才会更精彩更刺激。

    3、Diagonal shapes are dynamic because they imply motion or tension.

           对角形是处在动态,因为他们隐喻着运动和外力。

           对角形因为处在倾斜的状态之下,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随时都会运动。然后倾斜的放置也能造就一种透视的感觉,空间感也能够塑造出来,让画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当然这只是单单看这种斜线的造型,如果和造型结合在一起,又会有不同的效果。

           比如下图,将倾斜条和水平条、竖直条组合在一起,物理课上就学习过,它们两两之间力的作用让这个三角形的结构非常的稳固。

            接下来,作者给出了一个建筑学上的实例——飞扶壁,来解释对角形出现在一种时时受到外力的环境之下。我百度了一下飞扶壁的具体构造原理,其实是一个兼具建筑的力平衡和外形美观的结构。飞扶壁是一个哥特式风格的结构,主要是为了平衡拱券横向向外的拉力。主要由竖直方向的扶壁和倾斜方向的飞券组成。主要的建筑上部的肋架拱顶对墙体有向外推挤的力,而飞扶壁主要是用来平衡这种向外的推力,将外墙向内推。所以中间倾斜的飞券一直是处在一个传导力的状态之下。

          所以当我们在脑海中描绘这种倾斜的形状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都会不由自主的上下移动。当我们从左到右观察对角形时,就好像它们正在上升或者下降。

              当三角形是通过一条光滑平坦的边来支撑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稳定的。

            同样的一个三角形,如果改用它的一个角作为支撑点,细细体会其中不同的感觉。感觉下一秒三角形就会倒下来,变成上图那样用一条边来支撑的稳定状态;又或者它正受到一个外力让它向画面的右上方射击出去。而且我们还注意到画面中并没有定义水平面,或者是基准线,三角形是漂浮在纸面上的。

           当这样的类似的三角形组成一个群组,尺寸逐渐减小,排列成一个对角线形,就像是一簇箭头或是子弹,顺着有个弹道的轨迹向对角方向发射。从图上能够看出一种透视的感觉,箭头们遵从着一个轨迹飞向远方,有了空间感和体积感,就好像一堆玻璃碴子飞射出去,动态感十足。而且可以看出来这堆三角形所组成的大的外形也是一个三角形,这样塑造出来的状态更加活泼,生动。

            作者提到很多年前上过一门艺术史的课程,老师向他们展示了一幅作品,上面是一些扭曲的人物,艺术家很不同寻常地将身体部分高光处理,让这些倾斜的部分在其他阴影处理的背景中脱颖而出,老师称这是“对角线的动态效果”。现在作者能够理解了,如果一幅画面着重的突出对角线的造型,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形状,颜色,或是亮度等手法,其实是在强调动态性,强调这个形状正处在运动状态或是正受到外力。

    4、The upper half of a picture is a place of freedom,happiness, and triumph;objects placed in the top half often feel more "spiritual".

     画面的上半部分代表着自由,愉悦,和胜利;放置在画面上半部分的物体会更"精神化,理想化"。

             站得高就看得远,所谓居高临下,一切尽收眼底,不用担心会有东西从天而降,砸到我们,所以当一些物体被放在上方的时候,就会看起来更加的快乐,轻松。高似乎就是和快乐相对应的,我就经常喜欢说:“睡什么睡,起来high~~”。哈哈,是不是很有代表性。越高,就逃离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就会变得很轻盈,很自由,所以也就会显得很精神化,很理想化,有点梦幻。所以一般上方的颜色都会较为明亮,较为浅淡一些。就像下图一样,越向上越轻盈。

    The bottom half of a picture feels more threatened,heavier,sadder,or more constrained;objects placed in the bottom half also feel more "grounded".

    画面的下半部分代表着受到威胁的,忧桑的,或者是受到束缚的;放置在下部的物体更多

    的一种“接地气的","脚踏实地的"。

            同样,我们平时会经常抱怨或吐槽:“今天心情超级down",或者是“这个人真low”。所以同样的道理,当物体处于画面的下面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些感情。而且我们通常会将真实的世界映射到画面中。高处的是天空,低处的是地面,而在地面上给我们的感觉是稳定的,不会轻易移动的。

    An object placed higher up on the pages has"greater pictorial weight."

    一个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越高,就拥有越好的画面质量,也就是会吸引读者更多的关注。

           这点还是很了解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物体都是在地面上的,我们也觉得习以为常。但当画面上有不同寻常的物体出现在画面的上半部分,就肯定会吸引读者更多的注意力。反之,如果想要强调某个部分,就将它的位置提高,让它变得更加轻盈,更自由,更少的受到地面的约束,也就拥有了更高的“画面品质”。

           其实前面四条和重力作用有关的原则如果单独出现,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很明晰的进行分析。但是实际情况是一般这些原则都是混杂在一起的,让情况变得较为复杂,让每个元素的状态发生变化,有的时候这种变化可能是完全颠覆原则的。作者首先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是一个站在悬崖边准备自杀的人;一位将军正在指点江山;又或者是一个登山者站在山顶凝视脚下的景致。三种不同的描述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你觉得下图是在说哪一种景象呢?

            作者觉得上图更符合第二种情况所描述的情形。将军虽然居高位,但是却很稳定地用一条边在一个较宽的平面上支撑,所以一点都不会担忧他会掉下来的危险。红色三角形的颜色和形状都给这位将军增加了指点江山的霸气。虽然悬崖的在尺寸对比上显得足够高了,但是也是将军观察他打下的阵地的视角更加开阔了。

           作者也补充道,如果要让画面更加符合登山者的设定,那么地面就不要一直延伸到左边,而是形成一个山峰,还可以去掉更低的地平面,效果会更好。然后人物要么再小一点,或者添加一些姿态,比如高举双臂便是胜利,或者是加两条细长腿,显得登山者很虚弱很疲惫。

           那如果四自杀者的塑造呢?

          将悬崖和底部的地面都改得凹凸不平;将人物变得更小更虚弱,让他失去平衡,更加靠近悬崖边缘,并且向外倾斜。颜色也改成更加暗淡的紫色。瞬间就能感觉到画面中人物那种生无可恋的情感。回想一下之前所提到的几条原则。是否觉得这里有点打脸的意味。其实主要是因为当原则相互联系的时候,很多时候他还会受到其想表达含义的影响。所以越是复杂的画面,我们越不能够生搬硬套原则。

           接下来,就进入到画面的结构部分了。

    5、The center of the page is the most effective "center of attention." It is the point of the greatest attraction.

    画面的中心就是注意力的中心,所有注意力所集中的点。

           作者给出了两种想法,一种珠宝散发出的光芒;一种是一个人受到了一群人的攻击。无论我们从画面提取到了怎样的感情色彩,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目光一直盯着画面的中间部位,像钉在那里一样,完全挪不开眼。如果我们将关注的中心从画面的中心移开,又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

           我们会觉得画面变得更动态了。感觉红色三角形可能会向我们迎面过来,或是将离我来越远。 其实所有运动的感觉都是因为我们的眼睛不停的在画面的中间——黑色的部分和关注点的中心——红色三角形之间来回的运动,所以觉得画面动感十足。 

           其实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了画面框架的存在,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再受到它的指引。在重力的作用下,我们的视线在画面上下左右的移动,围绕着中心,我们的目光前后的移动。

    The edges and corners of the  picture are the edges and corners of the picturworld.

    画面的边界和角落,就是画中世界的边界和角落。

        这一点其实和第四条差不多,就是在说画境就是真实世界的反映。所以当物体靠近边界的时候,就感觉它正受到更多的外力,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当作者将下图中红色形状遮盖掉时,整个空间都会很美观,一旦红色部分出现并打破了原本的框架时,感觉其他两个物体也要逃离一样。

           其实我们在一般的艺术作品中很少看到将所塑造的形象就放在画面正中心的,除非是为了宗教等形式提供冥想的图腾。因为一旦有物体出现在正中心,我么就很难将目光从其上移开。

             当然,除了重力、框架结构的力量来指引我们阅读画面,还有一种力量,就是移动的力量和生命的力量。当日常生活中某种东西是移动的,或者是有生命的。那我们在途中看到它的时候也就会被它真实存在的状态所感染,而且这种现象并没有特定的规律供参考,完全因人而异。

    6、White or light backgrounds feel safer to us than dark backgrounds because we can see well during the day and only poorly at night.

           相对于深色系的背景,浅色系或亮色系的背景更能给我们安全感,因为我们在白天能看到很多东西,而晚上却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那副画更能给人安全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脑海中对画面的理解。如果第二副是黑夜,那么第二幅更可怕;如果第一幅是寒冷刺骨无边无际的冰雪,那其实第一幅也好不到哪去。但是就从色彩的效果上来说。因为所有的光加在一起才形成白光,所以当我们看到白光时,就感觉其他的光变得更生动,像被漂白了;而黑色的背景将处红色以外的光都吸收掉了,所以红色显得更纯净更夺目些。

    7、We feel more scared looking at pointed shapes ;we feel more secure or comforted looking at rounded shapes or curves.

    尖的形状让我们感到恐惧,圆的钝的形状让人更有安全感,更舒服。

           这一点在第二篇读书笔记中就有提到过,我们天生就会对尖的物体有恐惧感,所以一旦具有威胁性的东西变成钝的,那种威胁感就会大打折。、

    8、The larger an object is in a picture ,the stronger it feels.

    画面中物体越大,就越显得强壮有力。

            所以当你想便显出主人公的孤苦无依,处境危险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减小它的尺寸,因为我们总是把尺寸和力量联系起来。

    9、We associate the same or similar colors much more strongly than we associate the same or similar shapes.

     相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形状,我们阁夺得会把相同或相似的颜色联系在一起。

           观察后会发现, 眼睛会不由自主地将相同颜色的归为一类,而不会一开始就关注形状,。我自己也尝试了好几次,发现每次都是颜色优先。就像上一篇里我们能够从大灰狼的眼睛里看到小红帽的身影,这种联系其实非常有效果。

            其实规律或原则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便利和技巧,但是有时候打破传统,打破规律也能带来一种全新的“完美”。因为周遭的我环境使复杂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能让拿一条或几条规律去简单的评判。而是要学会在常规与非常规中间寻找到一个平衡。

    10、We notice contrasts, or put another way , contrast enables us to see.

    对比和差异总是能够吸引大家的关注。

           所有的画面都是基于对比的,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等。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对比,让我们能更新仔细的观察这些元素。


           以为我可以在今天把这本书完成,但其实还是高估了自己,已经深夜的两点半了,不过干货部分已经完成了。其实总体就是将第一部分的一些应用过的技巧总结粗来。收拾收拾,相信明天肯定能够把本书结束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icture This 读书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dt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