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柯尼科夫,作为十九世纪沙俄时代曾经的大学生,曾经的天之骄子,尽管目前失学了,被法院传票到警察局报到居然可以与警察局中尉副局长互怼。他居然有一个无厘头的意念、并实际上冲动的将这一自以为部署周到颇为简单的意念付诸行动了,事后却做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自己不知行动的目的是什么。行动后不能泰然处之,未能见财开眼,杀了那当铺的老太婆,偷走了财宝,连看都几乎没有细看,因急于销毁算是抢来的也算是偷来的贼脏,或想着将赃物扔在附近的河里,怕附近人多被发现,又怕那装财物的钱包漂浮在水面欲盖弥彰,于是又设想不如走远点,到某群岛埋在小树林下做个记号,又因欠债官司缠身被双规不能离开本市,最后走入一个当时无人活动的作坊工场,将全部的赃物一股脑的埋在作坊角落的大石下面,过后曾一度如释重负,开心快乐。
这大学生是否有点神经错乱?!
他杀人越货究竟为啥?
原著这样描述:忽然他站住了。一个新的问题,完全意外和非常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把他弄糊涂了,使他痛心和愕然:
“如果这件事从头到尾,真的是有意识干的,而不是糊里糊涂干的,如果你真的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么,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你连看也没有看那个钱包一眼,不知道你究竟得到什么,不知道你究竟为什么受这许多罪,有意识地去干这种卑鄙下流、丑恶不堪的事情呢?你刚才不是想把它,把这个钱包,连同那些你全没有看过的东西,一起扔到水里去吗?……这是什么回事呢?”
那个可怜的拉斯柯尼科夫作案后,将赃物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藏起来后,本以为万事大吉,便表面轻松的漫无目的的游荡,下意识的走到唯一有点交情的同学家里。
原著这样描述:
“他上楼找拉祖米欣时,并没有想到他会与他面对面地相遇。现在,刹那间,他已经通过切身体验明白了,在目前这会儿,他最不愿意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不管是谁——面对面的相遇。他的满腔怒火往上冒。他刚一迈进拉祖米欣家的门坎,就开始恨自己,恨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了。”
尽管那同学推荐挺能赚钱的如翻译德国等外国书籍的门路,并可以预支翻译费,老板还提供纸笔,他都犹豫不决最后不可理喻拒绝了,令拉祖米欣相当不满和费解,对远走了的病态潦倒的同学大喊一声:“那你来找我干啥呢?岂有此理!”那拉斯柯尼科夫,随后恍恍惚惚走上涅瓦河桥上的马车道上,被马车夫当醉汉当乞丐抽了一马鞭,还愤愤不平,还被好心的路人当乞丐施舍了20个戈比,更愤愤不平,居然挥手抛入河中。一时怒火攻心,更无面子见人,径直走回家中卧倒床上,随即清清楚楚听到片区警察局中尉副局长那大声的喊打喊杀,和女房东凄惨哭叫的求饶声,声声入耳,突然惊醒,床边一圈人,问女房东的女仆:你的东家怎么了,为什么被警察毒打?答:哪有的事!原来是一场噩梦。正所谓,日有所耽,睡有噩梦,他更显苍白与虚弱了。
本节从行文中读者知道俄罗斯的文化科技是明显落后于德国等西欧国家的,而且小学的和家教等的教书工作不怎么受追捧,可能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吧。而做翻译、出版等工作收入却颇为可观。还描写了,那个失学失业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作案后的种种行为举止,告诉人们,杀人越货、作奸犯科对于一个仍存善心的非惯匪,比饥寒交迫更令作案者难受并精神崩溃,因为他过不了自己的良心底线,而且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本名著《罪与罚》,所表达的核心思想!
——2023.06.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