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碎片化观影时代,人们越来越难花100分钟左右,去完整地观看一部电影。毕竟各种短视频在疯狂抢夺注意力,如果只要10分钟就能“吃下”一部电影,又有多少人愿意多“浪费”90分钟去把它看完呢?
但我始终认为,真正好的电影值得我们耐下性子,放慢脚步,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沉浸地去感受它的可贵。《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在这部长达3个多小时的德国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一个20人左右的小学班级,分别来自12个国家的二代移民儿童,如何在老师巴赫曼先生的教育和引导下,冲破语言、种族、宗教、历史的隔阂,建立自己最初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部影片不仅让观众看到一位亲切负责的老师,更让我们对什么是“好的教育”,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答案。
01 “你学不好怪谁呢”
在小升初之前的一次重要测验中,巴赫曼先生班里有四位同学得到“F”,面临升学危机。他提议成绩好的学生一对一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同时他向其他老师请求,给这四位同学一次重考的机会。
但有个叫Jamie的孩子表示反对,他认为大家都是一起学习,“你学不好怪谁呢?”并以此拒绝帮助其他人。
巴赫曼先生并未斥责他,也没有以老师的身份“命令”他帮助别人,而是分析这四位同学成绩差的原因。他们才来德国不久,听不懂德语,也不会英文,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他让另一位曾因语言不通而备受欺凌的学生讲述经历,那个孩子度过一段非常难熬的日子,直到学会德语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最后,巴赫曼先生提到Jamie的父亲刚移民到德国时,曾因语言不通面临谋生困境,他当时应该也希望得到身边人的帮助。至此,Jamie终于理解了同学的困难,也渐渐卸下内心防线。
整个过程,巴赫曼先生没有评论Jamie的观点是对是错,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的处境和艰难,并以此建立一个孩子的“同理心”。
这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是否存在问题。当她不想跟其他孩子分享玩具时,我只是简单批评她不能太自私,而不是耐心地帮她分析原因。当她看到其他孩子有困难,没主动提出帮忙时,我只是粗暴地教育她要多关心别人,却没有站在平等的视角,去跟她讨论这件事为什么必要。
我们总是指责孩子自私、缺乏同理心、不尊重人......其实大多数时候,身为家长或老师的我们,只是甩给孩子一句“你应该”“你必须”,而没有告诉他们这个结果是如果推导出来的,孩子自然就不愿按照大人的话去做。
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像巴克曼先生那样,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观点,不必急着去否定,多用点耐心去引导他们学会共情。发自内心地尊重并理解他人,这对每个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
02 “这对我来说很恶心”
提到“同性恋”这个话题,班里一个叫Stafi的女孩表现出强烈反感,她认为“这不是正常的爱情”。巴赫曼先生试图用身边朋友的例子解释“同性恋也是正常人”,但Stafi不停地重复“这对我来说很恶心”。
女孩说不清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处在社会惯性意识中的她,也许只是听某个人发表过类似观点,便顺理成章地以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巴赫曼先生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她,而是一直追问“为什么”:为什么觉得恶心?他们也是人类,两个人相爱为什么会恶心?
女孩无法给出回答,但坚持自己的看法。巴赫曼先生没放弃,继续追问:“你害怕别人与你不同吗?你有恶心的感觉吗,生理上的还是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在老师温和的引导下,女孩思考片刻后回答,“我不知道”。巴赫曼先生点头,“嗯,这比刚才要好。”
人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自己所属的群体才是正常的,凡是与自己不同的,都应该被划为“异类”。
正如我曾看过的一段话:有人问,一个女孩有纹身说明什么,是她有故事,还是性格开放?答案是,说明你有偏见。
“偏见”会把我们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以为自己见到的就是全部,成年人尚且如此,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必说。在巴赫曼先生看来,“我不知道”这四个字代表另一种“知道”,让孩子在未来人生中遇到不确定的事物时,多一点思考与审视,不再那么急着给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
世界是多样化的,很多问题也不是非黑即白,相比直接教育孩子“不要有偏见”,巴赫曼先生这样一步步引导,让他们在沟通中学会自己判断和思考,或许更为重要。
03 “我想当个理发师”
巴赫曼先生班里有个叫Hasan的男孩,他很喜欢拳击运动,但谈到未来的理想,他说自己“想当个理发师”,原因很现实:即使天气不好,也可以待在理发店里,那是个有庇佑的房间;剪一次头发挣10~12欧元,每天剪10个人,生活就能维持下去......
巴赫曼先生表示“不赖”,但建议他可以考虑成为一名业余拳击手,不仅因为他有天赋,更因为那是他的热爱所在。
Stafi喜欢唱歌,但总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好,巴赫曼先生鼓励她,“即使周围这么吵,你的歌声仍然合上了E小调。你相当有天赋,我是认真的。”家长交流会上,Stafi爸爸不支持女儿的音乐梦想,巴赫曼先生鼓励她在爸爸面前演唱一曲,并坚定地认为“Stafi当然有可能”。
这让我想起国内一位非常有名的语文老师——郭初阳。郭初阳被称为中学语文界新生代领军人物,在他的课堂上,永远不止于书本上那点知识,他鼓励学生思考、拓展、勇敢做梦,不要被功利阅读所束缚,在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塑造一个人的“精神底子”。
学生曾说,他们从郭初阳老师那里,得到最珍贵的东西,就是遵从内心的勇气。这让他们敢于追求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且放大自己的勇气,在无数个人生岔路口面前,少一份纠结,多一份坚决。
其实,无论是影片中的巴赫曼先生,还是语文老师郭初阳,他们的可贵之处都在于给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他们不会像其他大人一样,着急做一个判断、求一个结果,而是用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等它生根、发芽,最终开出一朵不被定义的人生之花。
写在最后
在任何时代,“教育”都是个举足轻重的话题,特别是“双减”政策之后,人们更加关心:孩子未来由谁来教?应该怎么教?
我们常说,希望孩子得到好的教育,但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至少为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
教育不是一场“句号式”自上而下、充满结论的告知,而是一场“问号式”的引导和探索。
扪心自问,面对孩子,我们是否总是居高临下地做裁判,然后直接塞一个结果了事。但是,总有一天孩子会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结论就能解决的。
比起结果,引导孩子在交流、沟通、分析、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摒弃偏见、追求热爱,最终成为真正的自己,才是更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