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是国庆节过来“接力”照顾孩子的。说接力大家应该不陌生,就是双方家庭的长辈轮流按时间,来子女所在的地方照顾孙子辈。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7055/ade05b8407668b5f.jpg)
因为娘家妈妈身体需要休养,婆婆是第二次接力。结婚十来年,都是过自己的小日子,跟婆婆相处这么长时间,从心理上还是有点发怵。生活、饮食习惯的不同,多少都会有摩擦。婆婆是地道的关中人,喜欢吃馒头,下午爱喝稀饭。吃肉都是逢年过节才弄点。农村小院子,邻里随时串门聊天。城市楼房,左邻右舍都不认识,不知道会不会适应?
当然,做子女的必须从思想有这种认识,无论是娘家或是婆家的老人来照顾第三代,他们都是来帮我们的,替儿女分担的,没有必须的义务。怀着感恩的心,我们才能和平相处。吃不到一起,卫生习惯不一样等等,跟孩子的安全、能按时吃上饭,家里的琐事不用我们再操心相比,这都是浮云。家庭成员的变化,都需要磨合,都会有适应的过程。
婆婆来的第一天,我们几个人围坐在一起闲聊。我就告诉她主要就是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早餐我起来的早,我做。中午就她和孩子吃,晚餐不用刻意考虑我,有多余的就留,没有不用考虑了。日常我和孩子的换洗衣服,我会自己洗。每个月给她买菜钱1000元,主要是吃好。家里的其他日用品或者孩子的额外开销,我来负责。周末休息我来做饭,她可以缓缓。
把生活中家里日常习惯越详细地告诉老人,更方便老人融入我们小家庭。婆婆是高中毕业,也不玩儿手机,我就在网上买了收音机,找了好几本书,让她打发时间。把家里的植物交给她,浇水剪枯枝。因为白天上班,每天下班后,我都会主动跟婆婆交流下孩子的情况,她在家里发生的事情。也希望换个环境,她能不觉得无聊、能感受到我们给予的关爱。这就是生活中的嘘寒问暖吧。有时候,我们买了东西送给老人,还不及真切的关心老人一天的生活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7055/8fe180a163aa43e0.png)
都说隔辈亲,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婆婆舍不得对孙女大声说一句话,孩子中午也不午休了,作业的自觉性也下降了。她拿捏着婆婆这种疼爱的心里,一度试探。通过一周的磨合,我把这些问题归纳了下。还是因为更换老人照顾,孩子从姥姥紧张状态到奶奶的松弛状态,给孩子造成了换人换标准。我们开了家庭会议,会议精神就是支持婆婆对孩子规律作息时间、按时吃饭、放学回来就写作业的支持。孩子的任何问题,第一时间打电话沟通。对于孩子,也告诫她,不管谁照顾她,都要尊重长辈。老人的话要听,不能是耳旁风。我知道婆婆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该不该管?该管的底线又在什么地方?正面的解决她的疑问,无疑是积极地给予她支持。
一周后,婆婆很快适应了。现在每天回家,都能吃上她留给我的晚饭,早上她也会做早餐给我们。偶尔我给孩子洗的衣服着急,没清水,也麻烦她帮我。想吃什么她能做的面食,我也主动提出来。这样,每天她也过得忙忙碌碌,存在感极强。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7055/9f961a0b9e1e1a2c.jpeg)
和婆婆相处短短的一个月过去了。我从新媳妇的那种不适应,到慢慢令彼此舒服。只要积极主动的从心态改变,落到实处。别人家和睦的婆媳关系,也一定会出现在每位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