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徐小平:不希望离开新东方,愿意呆在新东方董事会 | 王峰十问

徐小平:不希望离开新东方,愿意呆在新东方董事会 | 王峰十问

作者: dee9050d4a1d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22:55 被阅读11次

今晚,王峰十问徐小平,大力财经在“媒体训练营”社群摘选精彩问答。

王峰:因为《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大半个中国的人都对当年新东方的故事如数家珍。但那毕竟是您参与投资的一部电影。创业难,团队合作更难,我听说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三人之间的争吵远远比电影里的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多得多,凶得多。哈哈。当年你们三人意见不合的时候,除了争吵这么有效的手段以外,是怎么达成统一的?

徐小平:绝大部分情况下听俞敏洪的,因为他是老大。更因为我和王强也发自内心佩服老俞的管理能力。他是当之无愧的CEO。

但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我们认为各自的观点对新东方至关重要,而又不能达成一致时,我们就会启用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是对管理层的一种制约。如果董事会都无法达成一致的话。那么只有一条路——就是诉诸股东大会,解散董事会,让股东会选出同意董事长观点的人。这就是corporate governance, 人类商业文明几百年发展出来的一个最佳制度。这样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在新东方启动过很多次。

对corporate governance这两个英文词的表面意思大家都知道,但要真正理它的精髓,尊重它的指引,可以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走过了极其曲折的道路。在此期间,我还被赶出过董事会,王强辞去过董事长职务,俞敏洪也失去过CEO的位置。但最终,我们都在这两个字神一般的指引下登上了事业的巅峰。

新东方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于企业治理制度的敬畏和遵守。我们在中国企业治理懵懂初开的岁月里,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先行者,只能凭着大家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友情,参杂着人生最错综复杂情感和欲望的搏斗,最终杀开了一条血路,为新东方找到了企业治理的辉煌道路,也为后来的创业者提供了无数——无论是坊间笑谈还是严肃探索——那些有益的参照。

当时在新东方,俞敏洪是大和尚,我和王强是二和尚、三和尚。但新东方早期合伙人制度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三人都挑水喝:俞敏洪挑水的扁担上一头装着考试培训,一头装着经营管理;王强挑水的扁担上一边装着基础英语培训,一边装着企业文化;我的扁担上一边装着品牌宣传,一边装着学生咨询。只不过俞敏洪的水桶比我俩的都大,里面装的责任和股份也最大。

我个人觉得,三个人参与决策是效率最高的,因为这是我的经历。一个人决策看上去似乎效率最高,但往往一个错误就能把所有的效率打到零点。而两个人决策同样孤独,因为一旦意见不合,则很难决定。所以,甲乙丙三个人,只要按照企业治理的逻辑,二比一就能够做出合伙人智商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所以,所有的决策机构人数都是奇数而不是偶数。

我是不希望自己离开新东方的。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自己最大的梦想——尽管现在已经不再这么想,但想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实现的遗憾——就是:我是永远愿意在新东方董事会呆着,协助俞敏洪把新东方做成一个无限伟大的事业。

我在感到遗憾的时候,有时候也告诉自己,新东方“三驾马车”合作一场,把新东方事业带到了纽交所。就这出自草根的三兄弟(除了我是官二代),投笔从商,从北大闯入市场丛林,并最终胜利走出丛林,这个过程和结果,已经是古往今来兄弟合作、同学互助、合作互补的一个佳话和传奇。

每想到此,我也觉得我在新东方的经历是完美而值得自豪和值得欣慰满足的。

是的,我离开新东方后,确实有过那样的时刻。你所说的看到在身边快速行走,忙忙碌碌,欢天喜地的年轻人,突然想大哭一场。这种大哭实际上是对于俞敏洪和新东方“失恋”的感觉,而这个感觉让我花了起码有五年的时间,直到真格基金正式成立,才算真正走出。

这里既可以看到新东方事业的魅力,也可以看到我对新东方事业的痴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小平:不希望离开新东方,愿意呆在新东方董事会 | 王峰十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wk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