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微风

作者: 土伽丘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13:52 被阅读39次

     微风往事-马兆骏

    两年前,得知有人要去台湾,目的之一是为了听一场歌会,“台湾民歌四十年”,心向往之而不得,只好在心里让艳羡犹如打破的醋坛,暗自“幽怨神伤”。

    知道“台湾民歌”,是因为马兆骏,而知道马兆骏,是通过“我要的不多”这首歌。后来,又知道他写过许多歌,包括“微风往事”。

    马兆骏跟李宗盛、周华健、蔡琴、赵传、童安格一干人等是一拨的,他自己的颜值不高,长得不过还是要比赵传看起来周正得多,唱得也没什么大亮点,只好靠才华吃饭,写歌、制作,无役不与。

    2007年猝死。

    本来歌曲的作者,不该说这首歌是自己的宝贝,那首歌是自己真爱,毕竟,能够被接受,要看一届一届的听众是不是乐意,否则的话,歌者主观意愿上的所有倾向,都会像往事随着微风而逝。

    接受美学,好多时候是乌合之众不可控制的一种乡愿,别去招惹挑战。

    好在,没听说马兆骏对“微风往事”有多么得意,可是,“微风往事”却跟“如果”、“恰似你的温柔”、“外婆的澎湖湾”等一批歌曲,在当时没有商业化手段加持的情况下,俨然成为台湾民歌的标志符号。不管什么场合,只要提到民歌,总是少不了它。

    早晨的微风 我们向远处出发中

    往事如烟 不要回首

    晨雾迷漫中 音乐在我心里响起

    幕已开启 别再忧愁

    谁知我行踪 何去何从

    谁令我感动 远离伤痛

    早晨的微风 在心中

    晨雾迷漫中 多感动

    不回首 别再忧愁

    马兆骏写“微风往事”的时候,十八岁,据说是在去当兵的火车上写的。十八岁的时候,对音乐会有一种坚定清晰的信仰吗?很难想象。那么,又能有多少痛彻心扉的伤心事呢?同样不好断言。

    所以,每当看到时下的有些综艺访谈节目,在对有的词曲作者采访的时候,总想知道他们以往是怎么写出来的,觉得实在很难为人。其实,也有一个统一答案可以提供,比如“为赋新词强说愁”。“微风往事”,看不出硬生生的影子,只能猜测,触景生情而已。

    虽说把不同音乐、歌曲进行比较,没什么道理,不过,要是把描述对象相近的,放在一起对照着听或者看,也很有意思。

    1992年,也就是“微风往事”写出后的15年,如今看起来好像冻龄的林志颖,出版了以“十七岁的雨季”为主打歌的专辑,带来一场旋风。“十七岁的雨季”,主要是在回忆童年门前的茉莉花,如果这都不是强说愁,什么才算强说愁?

    没过几年,1997年张震岳在《爱的初体验》中说,“想要买酒来浇忧愁,却懒懒不想出去走。想要来一包长寿烟,发现我未满十八岁。”一副吊儿郎当的架势。

    风格不同,自然不可能比较出什么好坏。倒是可以发现,看待十七岁,或许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即便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点上,一定心情不同,一切的往事就是那个情境下的事。

    往事是茉莉花,还是长寿烟,终归要化为微风,具象走回了抽象,往事的宿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往事如微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ys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