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上老师问,有谁乘坐过火车?坐过的同学请举手,我犹豫着举起了手,前后左右打量一遍,发现全班三十八位同学只有我一个人举手,便胆怯地放下了。老师似乎不信我坐过火车,毕竟我们所在地是个闭塞的水乡,不通公路,汽车都见不到,别说乘火车。她走到我的课桌边进一步问,你从哪里坐的火车,在哪里下车的?我不自信了,只能小声地说,我在无锡乘火车到上海去的。老师点点头说,对。我松了一口气,立马坐直了身体,抬起了下巴,扫视一遍同学,仿佛身体一下子拔高了许多。
那是我五岁那年,堂哥大学毕业分配到包头工作,必须从上海乘火车,那时候买火车票必须到火车站售票窗口购买,堂伯伯不放心儿子独自远行,请求我爹把堂哥送到上海至包头的火车上。我爹的大舅家在上海,多年未见,奶奶总是念叨他,于是爹和奶奶商量,趁着送堂哥的机会,带我一起去走亲戚,游上海。这是我第一次远行,从此知道,在我们小村庄之外还有一个大世界,有马路,有带辫子的电车,有高楼,有哈哈镜,还有上海话。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女孩,很小就知道,长大后就是父母那样扛锄头的农民,母亲对我的学习没有要求,作业做不做无所谓,猪和兔子要吃的草必须割满一竹篮。可是我心底一直有个大世界的梦,要像堂哥那样到远方去,过父母不一样的生活。我暗自下决心好好学习,用饥渴的眼睛去阅读书本,相信脚步到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最大的区别不是课本知识,而是见识,所谓见多识广。如果一个不知智能手机为何物的学生,如何能对共享单车发表看法?马云如果不是去美国接触到互联网,作为英语老师怎么可能转行去搞电子商务,创办阿里巴巴集团公司?
恢复高考让我有机会离开村庄去南通读书,第一次看到真实的长江,混浊的江水滚滚向东流,瞬间理解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感慨,从三国周郎赤壁,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从登黄鹤楼,到一江春水向东流,长江上的故事融在滔滔江水中。水面上百吨的大船如小舟一般来来往往,它们运输物资,也是沟通南北,一滴水是渺小的,而一江水可以承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薄雾下的对岸似地平线那股遥远,轮渡从这岸出发,向前行驶,只要航向正确,总能到达对岸。
我从水乡出发走向了世界,迷上了旅行,走过东西南北,非洲欧洲,感叹金字塔的神奇,遗憾埃及古文明的失落。看到古罗马斗兽场的宏伟,想起角斗士们的悲惨。游览欧洲各国的名胜,体会到文艺复兴的力量。在世界文明的比较中,自豪于我们的国家,文明古国中唯一的五千年没有中断的国度,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匈帝国等帝国文朋在历史长河中只能辉煌一次,而我们国家却能在一次次衰弱中,又一次次中兴,再次复兴毫无疑问指日可待。
走在村前屋后,我看到树篱凌乱,房屋寒酸,晒场尽头是乱扔的垃圾,散养的鸡鸭边走边拉,不小心还能踩到鸡屎狗屎。当我站在山顶上观望,看到的是编织地毯般经纬分明的田野,绿油油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菜花,桃花、梨花、杏花绕在村庄的周围,粉墙黛瓦的民居,依着青山绿水,犹如吴冠中笔下的画卷。
旅行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家乡,不一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