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公平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公平

作者: 富宁156杨会仙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23:50 被阅读0次

      这个周末很阳光很暖,心情很好,周六晚上有幸参与互加计划《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研究》国家级课题结题分享会。近三个小时的深度聆听,给了最近“如饥似渴”的我,简直是雪中送炭,专递课堂模块分享的板块也是我们区县所在做的事情,很遗憾没能赶上子课题的研究,期待在今后有机会能参与,也很期待未来课题有机会合作——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实验课题:深度合作项目。

以下是个人Get到的觉得重要对自己、对区县信息化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消化,分享给大家。

一、有用的课堂随笔

1.课题研究中学生自信心提升有哪些证据?需要数据来支撑。

2.现在、未来人工职能是助推教育是信息化的一部分。

3.使命驱动、领袖教师、极简技术、示范先行、明确聚焦、降维支持、敏捷迭代。

二、圆桌分论坛环节让我更加更深入的了解了“三个课堂”。

(一)专递课堂

1.关键词:改变、受益、发展。

2.带给学生改变:精神面貌;沉默寡言到活泼开朗、积极发言。学生展示舞台不仅仅是村小,可以是乡镇、区县、全省、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舞台更大了;比较直观的是学习成绩不落反而提高了,看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变化。

3.回放课的好处:如,口语表达方面提高,网师可以通过看回放课来改进不足。

4.网络课堂,教育信息化实现得好,得努力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

5.地区可采取网课送教、与互加深度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发展。

6.各个地区“专递课堂”从创建到提升的趋势发展。软件硬件设施到位、齐全、全面,接下来得抓紧激励措施、落实到位、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落实。

推荐:《新时代改革评价方案》。

(二)名师网络课堂

1.互联网对教师发展的机遇:链接(人、资源);

2.目前的是一个新教育生态,有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

3.转变:智育向五育转变——从专业知识向学科育人转变;

4.挑战:如何评价、监测互联网应用效果;

5.未来教师——教学、教研、支教(与互加结合);

6.单兵作战——团队;口号——传递的是教育情怀:小课堂、大胆当;为中国而教;旦行善事,莫问前程;

7.CCtalk的运用:信息能力的提升——网络研训常态化;区域教研大讲堂;新教师培训。

8.关键词:责任、担当。

(三)名校课堂

1.愿景:让学生成为精准抚贫的生力军;

2.愿景:学生迎接未来挑战能力,真正的学习发生;

3.教师的角色知识传授——教练(陪伴支持)

4.学校生态环境,教师、学生、家长、课程等共同生长、各自展示生命力;

5.数字鸿沟的问题——《技术时代.....》,学生如何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教练型方式陪伴学生。

6.坚持,只有长期坚持信息化才能起到效果。

7.希望政府怎样的支持?推出哪些课程?

目前:公益的方式进行;愿景:行政力量来组织。

联盟的方式,一个来承办,共享课程,一起来做。

资金支持:更集中、更多选择,设备到位。

精彩点评笔记:

1.利用信息化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可能。

2.学校链接更多资源,打破围墙。

3.生成性课程。

4.特别有意义,本土化,改善教育生态,把研究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后期进步研究。

5.方法中注重行动研究、时间探索,课程资源是可以重复利用、注重形成自己的运行模式,

发展、宣传,适合大规模的推广,能促进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6.优秀团队的优良精神:坚韧、激情、可持续。

    聆听后收获了很多,最大的感受是越学习,越觉得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看到那么多区县他们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做得那么出色,比如:唐校学校课程理念扎实,本校教师能提供教育技术等等,看到了领导引领的重要性,对于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对我自己来说,从自己做起,责任、使命、驱动、担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公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mb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