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作者: 夜未央mm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21:31 被阅读104次
永福庵全景图

天这么好,心那么暖,有些失而复得的快乐,需要自己争取的。本以为今天的禅修体验计划泡汤了,但因缘际会,最终如愿以偿。那么接下来就重点介绍此次禅修初体验。

(一)初相会

因为路途遥远,获取禅修资格较晚,办好事回趟家换好衣服,出了地铁已经是下午两点,此时禅修时间已经开始。

急急忙忙从南陈路地铁站出来,逮着个看地铁路线的环卫工人:请问,南陈路351弄怎么走?他说直走路口左拐就到,大概200米。

一向对距离没什么概念的我,刚走到上大门口,遇见一位骑车要出门的同学:嗨,同学你好,请问永福庵怎么走?

那位同学嘴角浮出一丝浅笑,说:哪里?哦,庵呢,这个,我也不清楚。

道谢后看到路边上的扫地阿姨,执着的再问,生怕走过了闹市中的一座庵,还要折返。

那位阿姨面带笑意说:你说那庵我不清楚,我倒是知道前边有座庙,就在车站对面,刚才有位姑娘也是去那里的。

我谢了阿姨,心想这次应该不会出错。

但是我一直不能吃透笑里的含义,直到走到永福庵的门口,卖香火的阿姨都在对我笑。

以上便是与永福庵的初相会,也许有同学会问,不是有手机嘛?不是有百度地图嘛?

哎,我能说手机一到周末就出现无常——电量不足自动关机,带上充电宝都没法解救它么。

【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二)听道处

走进永福庵,在禅修社同学的指引下,顺利找到禅修室,拖鞋上楼,来到正式打坐的位置。

成老师坐北朝南,身后是一尊双盘打坐的佛陀,面态祥和;左右两边各五排,每排6个位置,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个方形褥子、一个圆形垫子和一个长形毯子,共可容纳60位禅修者;老师对面是季风工作人员,禅修室外边也会有摄影工作者。

因为来的比较晚,只能坐在最后一排,抬头就能望到对面的弥勒佛,这时老师已经切入正题。今天主要讲授了打坐的正确姿势,如何使用数吸法进行打坐,心是如何运作的,并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

打坐的正确姿势: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但老师主要强调了坐姿可根据自己情况随意选择散盘、单盘、双盘(双足跏趺,男称金刚坐,女称如意坐),只是腰背一定要挺直,手结定印于脐下,微收下颚,头中正,眼微闭。

七支坐法

所谓数吸法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数每次呼入呼出的次数,第一次呼入数1,第一次呼出数1,以此类推,一直数到呼入10呼出10,之后从1重新开始数数。直到禅修时间结束。

至于心是如何运作呢?成老师从佛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心与修行比喻为一条小狗和一棵大树的关系,小狗听到一丝风吹草动,就喜欢跑出去观望,甚至迷途不知返。但是持续修行可以将这条小狗拽到大树旁边,最终使小狗找到回家的路,即便听到外界的声音也不为所动。

这让我想起了《世说新语》中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的故事,原文是: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原来是华歆修行不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啊;但管宁何尝不是呢,虽然做到了专注,却少了宽容。成老师认为,通过禅修和学习佛学,是可以让人了生死,正三观,从而更加柔和、宽容,有力量的。

(三)参禅悟

本次禅修打坐共三次,分别持续了10min、15min、10min,具体有哪些体会呢?

最大的体会是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和流失,因为房间中没有闹钟,身边几乎没有手机(没电关机造不成任何干扰),唯独近处的木鱼声、远处的念经声、细微的鸟鸣声,还有寺庙外的车水马龙在此起彼伏。

【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第一次打坐:选择左腿单盘,因为双盘还做不到,木鱼声三下,正式进入打坐状态,数呼吸的时候容易跑神,习惯于回想老师刚才说的话,想着哪些该记下来,导致有时候会多数几个才回到1,数久了又觉得腿脚发麻,但直到木鱼声落,也不觉时间已经流失了10min。

第二次打坐:有了前车之鉴,开始选择散盘,渐入佳境。先是呼吸较重、较深,慢慢地,由绵长深远转入浅淡轻细,甚至感觉不到呼吸的存在,只是意识依靠惯性在数数字,而身体早已进入浅睡眠阶段,身体变得很轻盈,偶尔还会不自觉的前倾,好似是在打瞌睡,但意识还是清醒的,房间内的咳嗽声声声入耳。

第三次打坐:为了对称,选择右腿单盘,这次和第一次一样,还是会有腿脚麻胀僵硬的感觉,但是呼吸更加自如,数数字也很专注,能够随着老师声音的指引,自由抵达心之所向,又随时可以收回在呼吸上。

【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打坐间歇,工作人员端来白茶,甘甜之味沁人心脾,甚于往常,只怕是专注起到了作用。

打坐结束后,同学们在分享各自体验时,有说身体发热的,有说身体发冷的,有想咳嗽的,有打哈欠的,也有身体出现前后晃动的,更多的是腿脚发麻。所有这些现象,老师说都是正常的,甚至打坐可以治愈鼻窦炎和调节体质(具备科学精神的我对这个比较存疑,但是事实摆在面前,我只能相信这是信念治愈综合作用的结果)。

最后想说的是生活处处皆禅意,所谓禅就是专注当下,感知周围环境,追求心的安定和沉静。禅不仅仅存在于打坐时的一呼一吸,也存在于跑步时的一动一静,甚至还存在于品茶喝水时的专注心定;禅就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道几分道理就做到几分,完全不做那不是大乘佛教;禅不是教你逃避社会逃避现实,而是教你在待人接物时更加心平气和,做到遇事不乱、处事不惊。

还记得在朋友圈里发过一篇的佛学文章《心经为什么具备强大的心理治疗功能?》,还写了如下短评:佛陀的无我之境是什么样的境界,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阿Q精神,还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姿态,抑或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的通透。看完这篇似乎有了点答案,也开始重新认识轮回这个概念;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

当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劝我少看点佛家的东西,说看破世俗容易有种想出家的感觉,还说自己有段时间走火入魔,总在查找出家修行的寺庙,后来因为家庭因素才作罢。这让我想起钟丽缇版《色戒》的一篇影评,满足一千个欲望或战胜一个欲望,哪个会更难?不曾拥有,何谈放弃?任何你遇见的,都是修行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关文章

  • 【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天这么好,心那么暖,有些失而复得的快乐,需要自己争取的。本以为今天的禅修体验计划泡汤了,但因缘际会,最终如愿以偿。...

  • 生活处处皆禅意

    我向来喜欢有关于禅意的种种,而我真正知晓并慢慢在生活中领悟禅意缘于我的师父。 我师父曾语重心长的说:禅是觉知一切事...

  • 生活处处有禅意

    曾几何时,姚先生和我说,他受邀于一家摄影机构,去给那里的摄影师讲学。他给我发了一组相片,一看之下,非常喜欢,于是我...

  • 生活处处皆@★

    只有出来,不是待在学校,才可以看到新的信息,街边一个小摊位,路边奇怪的装饰,楼盘的设计,总会去想他为什么设计,即使...

  • 参禅

    旷野溪幽寂,春山柳絮烟 如何参禅意,卧观蝶飞泉

  •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今天儿子说:“妈妈,今天语文有个填空关于越王勾践,多亏听了相关故事。”“嗯,不错,生活处处皆学问,总会有用武...

  • 生活处处皆风景

    有的人说,生活像汹涌的海浪,打得你不知所措;有的人说,生活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你无法喘息;而我却觉得,生活...

  • 生活处处皆风景

    无意中看到同事去香草园拍的照片里的向日葵 被那一抹黄惊艳到了 迫不及待的周末就携家前往 进门就被各种各样的花吸引了...

  • 生活处处皆学问

    D59,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晴 上午放学后,儿子把数学作业带回来了,说是因为漏掉了一个题,需要...

  • 生活处处皆学问

    加入阙老师的秀媛训练营之后,早餐就很少在外面吃了!时间一久口味变得清淡起来,偶尔外出吃饭极不适应! 为了照顾好我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nc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