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的用人之道

作者: W无花果W | 来源:发表于2021-02-24 00:01 被阅读0次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可以看出,魏文侯尊重人才,所以能够吸引人才。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虞人又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西周时开始设置,掌管山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林业职官名称。魏文侯能够如此信守承诺,的确十分难得。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魏文侯此举,眼界心胸明显高过韩赵,不当大哥都难。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不太清楚诸侯国君为何得了地盘封给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封给自己的儿子才算仁君(有知道的可以留言告诉原因,多谢)。魏文侯起初听到逆耳忠言时很是生气,然而翟璜的回答很巧妙地帮助魏文侯认识到作为国君不能因为忠言逆耳就发怒,看似很小的一件事也会造成堵塞言路的不良后果。估计魏文侯也是认识到发怒有点不妥,才会多问翟璜一句“何以知之”,总体来说,魏文侯还是能够及时地警惕自己的一言一行,认识到问题之后能够迅速的做出改变和调整,这个迅速做出改变和调整的能力现在很多人也是比较难以做到的。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魏文侯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当然也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魏文侯对田子方特别的信任和认可。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魏文侯的儿子魏击也具备和他父亲一样,在认识到问题之后能够迅速做出改变和调整的能力。田子方也可能是故意做出这种姿态来创造机会考验或者教育魏文侯的下一代。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魏文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国君,下属往往给出一点点提示他就能迅速的做出决定,并且能和下属如此的心意相通,实在是非常难得。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从之前翟璜的表现来看,他也是一个具有相当不错才能的人,然而还是有局限性,对于名利还是看得太重。但是翟璜在李克的点拨之下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迅速做出改变和调整,这种能力也可能是受魏文侯的影响,能有这种能力的人,孺子可教也。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吴起 ,在司马光的评判标准里应该是一个才胜德谓之小人,但他在君臣之礼,事业本分上倒没有出格的问题,或许他只是一个军事狂热分子,并且的确具有超强军事才能,魏文侯能够重用吴起,并发挥吴起的特殊才能,这种做法在实用上的确是非常有效,能够迅速取得较大成绩。现在支持这种做法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用兵才能如此突出,也着实是有过人之处。这位卒母也是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她非常真实,但她无法改变孩子的命运,只能以泪洗面。

相关文章

  • 魏文侯的用人之道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可以看出,魏文侯尊重人才,所以能够吸引人才。 文...

  • 魏文侯

    韩国准备讨伐赵国,来向魏文侯借兵。魏文侯说:“赵国是我的兄弟,我怎么能借兵给你去攻打自己的兄弟呢!”赵国想讨伐韩国...

  • 魏文侯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赵国请求魏国出兵帮助攻打韩国,魏文候说韩国是我的兄弟,怎么能打呢?韩国请求为国出兵,帮助...

  • 吴起,是刻薄少恩,还是弃小义就功名?——变法时代(叁)吴起变法(

    上期“魏文侯改革,教你察人之道——变法时代(贰)”,为大家分析了魏文侯这个人的优点,然后介绍了魏文侯任用丞相的有趣...

  • 读《通鉴》(4):魏文侯的用人之道,贤君是如何打造的?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就此中原大国晋国分裂成三个诸侯国。 《资治通鉴》在开篇第一句写道...

  • 会识人带领老板走向成功

    懂用人之道识可用之人,会识人带领老板走向成功。 很多人都明白‘懂用人之道,识可用之人’的道理,更清楚用人之道对一个...

  • 管理是管人还是管事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喝酒,大约旁边有乐队助兴。田子方你还记得吧,咱们前面讲过,魏文侯以老师的礼仪对待他。 魏文侯忽然...

  • 《魏文侯期猎》

    期猎,就是约定狩猎的日期;魏文侯期猎,就是指魏文侯与守山的人事先约好了狩猎的日期。 特意记录下来魏文侯的一次“期猎...

  • 曾左双簧

    2019年10月18日 答案就在曾国藩的识人之道、用人之道上。 说到曾国藩的这种识人之道、用人之道,就要提到一...

  • 三家分晋

    魏文侯变法,强魏。 河西之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文侯的用人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nd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