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庄漫笔——《大宗师》十七

读庄漫笔——《大宗师》十七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06:21 被阅读0次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

    前面讲到子贡代表孔子前去吊唁,结果被那两位“奇人”讥讽了一番,心里有些沮丧,回来以后就向自己的老师孔圣人请教。他说:那两位究竟是什么人哪?看他们并没有修行,连丧礼这么肃穆庄重的场合,都表现得如此轻慢。

    “外其形骸”四个字恰恰就是庄子思想的其中之意。形骸是什么?那只是个躯壳,是个容器,能做到“临尸而歌,颜色不变”,必须首先看破放下对肉体的执着,这也是修行最难的一关。

    凡人都最在乎“我”,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出发,可是,“我”究竟是谁?我今天叫做这个名字,这个“张三”或者“李四”,就是我吗?

    佛道这两家都讲“无我”,“我”如果没掉了,那么存在还有意义吗?世间的哲学研究探讨的“存在”,实际上都是不实在的,是在各种名相当中兜圈打转,自始至终没能跳脱出来。这个“我”都没有真的搞明白,那么“我”以外的那些又怎能明了?

    子贡可是儒门中的辩才无碍,今天遇见两个奇人,竟然无以反驳。《维摩诘经》里面,好多大阿罗汉到了维摩居士那里,都被“说教”了一通。最后还是请出孔子和佛陀两位教主,把妙法奥旨宣演出来,这有点像“欲扬先抑”。但是庄子诙谐的地方在于,常常假借孔子之口称说道家的思想,有人把这认为是贬儒扬道,还有一部分人说,庄子这种笔法实际是在颂扬孔子,孔夫子的修行境界已经比肩庄生,虽然孔子的思想更多侧重于世间法,但他的实际精神境界同样高深莫测,并非世俗所能蠡测。

    下面孔子回答学生的提问了,子贡不是问那两个临尸而歌之人是什么人吗?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那两个人是方外之人,也就是精神生命已然超拔尘俗,达到觉悟境界,得以逍遥无为于世。而我孔丘则是个只能游走在世俗之中,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尚未全然了彻的人。

    方外与方内,就是世出世间。没有真正觉悟,就没有办法贯通世出世间法,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把两者割裂开了。学佛学得与生活格格不入,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这就叫“外内不相及”。莲花一定是从污泥中生出来,佛法是在世间觉悟。

    孔子怎么评价方外之人的:“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觉悟者的精神生命与大道涵融一体,常住在清净平等的一真法界。

    天地万物都是那一“气”衍生,中国哲学讲的“气”不是物理的气体,它就是我们说的“道”。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叫悟道。到了那个境界,就可以在人间世游刃有余,而且绝不仅仅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佛菩萨能够随意往来于任何国土,《佛说阿弥陀经》里面讲: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才是庄子思想所谓的逍遥游。

    把“生”看作是身体上多出来的赘瘤,把“死”认为是切除掉了这些病态的累赘。生命在不停的生生死死,唯独那个法身永远不会坏,真吾才是常乐我净。

    死生先后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何必去追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假于异物”,或者是鼠肝,或者是虫臂,不管变成什么,那个形态都不过是真吾寄宿的地方。“托于同体”,我的手、脚,我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真吾,它们是同一个真吾在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天地万物都是这一个自性,换句话说,道存在于整个现象界,在千差万别的事物当中。道是一亦是多,一多不二。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心经》怎么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最后再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可以理解为器官,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就是现象界,根尘碰到一起,就会产生分别意识。当我们体证到空性,这些通通都没有了,因为这些都是缘起法。如果众生不能觉悟,注定是在轮回当中“反复终始”,不知道生生死死的端倪。

    “彷徨乎尘垢之外”,这是出世的思想,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在凡夫眼里是污秽、丑陋的,但是觉悟的人,那些佛菩萨,也都生活在这里。《维摩诘经》里面,舍利弗说这个世界充斥着土石沙砾,世尊以足指触地,世界变成黄金布地。所以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佛菩萨还有真人虽然身居世间,但是做的都是“无为之业”。

    孔子告诉子贡,像孟子反、子琴张、子桑户这样的人,绝不“为世俗之礼”。老庄是极为反对礼教的,因为世俗的仁义礼教已经严重变质,夹杂了个人强烈的欲望,成为掌控他人,桎梏人性的工具。孔子的理想是要社会回归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但是现实与理想南辕北辙,我们世间人都活在伪装底下,都在想活给别人看。有几个人是真正做自己的?所以大家都是“假人”,庄子劝我们求真、悟真、还真。不要把命运交由他人掌握,在意旁人的眼光和议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大宗师》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px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