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莟重拾海棠花

作者: 久住青山Lee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0:41 被阅读0次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春秋轮转如果是岁月流逝的征象,那么花开二度的海棠或许是春与秋的代序。

    终于暂时脱离苦海后,有时间和心情回老家小住一段时间。那天去村东北的小河散步路过一家独处村边,为花树和果园所掩映的房舍,西墙边种了一排垂丝海棠。已是仲秋时节,惊艳的发现居然有桃红色的花朵别出枝头,虽非春时的满冠群树,却尤其让人心悦,别开世界。在喧嚣的繁华之外,在这偏僻乡间的犄角,花自开放,无人问赏却依然深情独著。一六年初冬时节,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在某座楼的二楼也看到过楼前树梢浅粉色的海棠花,那时候以为是地气局部仍暖,海棠花误以春为秋,所以浑然任性。花事重赏就好像与岁月中的自己久别重逢,喜悦在其次,反而是久违的宴然,独于其中味阳明先生之花语,如初静好。

    昨夜看《霹雳靖玄录下阕》,西窗月出场念白是杨万里的《落梅再著晚花》:数日春风不柰暄,梅花落尽净无痕。却将晚莟重收拾,更放南枝第二番。梅花南枝第二番犹是当春再发生,海棠却是前后隔了两候。前度春中无双蒂,经夏小果满柯枝。秋来花果杪相问,原是晚莟重收拾。

    陈著在《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其一》中写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可是我更欣赏英文《Youth》中所说的: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每一个人的心田都有着寻根问底、追求人生乐趣的不泯童心。在你我的心田中有座无线电台,只要它能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你就会永葆青春。

    以前接受的很多理念虽然是正规的,但却是错误的。把那些有利于心灵完善的美好斥责为“唯心”。其实我们应该借鉴邓爷爷的务实态度:不管唯心、唯物,只要有利于生命的美好和完善,有利于社会和世界的进步,不妨接触或者接纳。小时候看《孔乙己》就是看笑话,等看完《再次翻开〈孔乙己〉,我发现他才是大师,应该可怜的是我们自己》和《隐藏在〈孔乙己〉中的大道理,上学时没看懂,更没读懂鲁迅的用意》,估计有的人就笑不出来了,当然大多数人还是能笑出来。笑不出来的缺乏自嘲,而依旧故我的则是缺乏良知和反省。

    越活越喜欢只是一个凡人的感觉,当然也是庸人。不必让世间惊艳,不必雁过留声,独坐一室时内心的愉悦和适宜比酒肉场合的狂浪欢谑更让人神清气爽。“名不显时心不朽”的唐寅最后不也归于桃花庵,闲来就写青山卖,只不过还是坚持“不使人间造孽钱”。世人总喜欢把那些圣贤的追求归结为“有志于道”,其实对于那些人来讲,道从来不是追求而得,是“但行而至”。像小孩子追赶月亮,看月在梢头,上树发现在屋顶,到屋顶发现在西山,到得西山又发现在水中,到来水边又在那岸。不必骗自己说这月在此心中,说什么心地光明自生明月,因为月亮就一直在那里,目光所及、脚步所止。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人事更迭,物换星移。不问“此月曾经照何人”,也不必求解“江畔何人初见月”。你当下见月,便好好待它。时间并不会待见谁,也不会不待见谁。因为时间只是假名以述物事之迁移,并非是物质也不是意识。不知道有没有人论述是否以两分法论述过这个命题。如果最后辩无可辩了,确定了,记得发表,我就当是在未来烧纸给我了。

    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什么年龄阶段,只希望现在和那是的你都能看到和有心情静赏花开再度的“海棠”。毕竟花开六度的事,只发生在佛经故事中,这“二”和“六”其理至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莟重拾海棠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qf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