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和一家企业负责品牌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近来他很郁闷。
为什么呢?我问他,他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市场和消费者也不知怎么搞,平时都不愿意购买产品,总是想到节假日或者什么双十一打折才购买产品,还有就是总想看看是否有买赠。
我听了哈哈大笑,现在消费者也学聪明了。
我又想,不是有句话“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吗?”你不要以为商家打折,或者商家给赠券,你就赚了,其实,这是商家惯用的商业套路,就是要把你套牢套住。比如,你去一家饭馆吃饭,他给你打折卡,或者给你赠券,你是不是还要再去,去了再给你,你再去,周而复始,你觉得你赚了,其实最后还是商家赚了。
我那朋友是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他还有一个郁闷的地方,就是他们单位产品品牌多,产品种类也多,也按照不同产线成立了好几个事业部。按道理品牌多、品种多、事业部多这是好事,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多才有问题,经常感觉到几个事业部间、品牌间、品种间在相互打架、甚至有时还有相互拆台的情况。比如在他们销售推广资源匹配上,各品牌、各事业部都想多做些广告,如何平衡资源呢?在销售过程中,品牌与品牌间出现内部竞争情况。比如到底是A品牌好,还是B品牌好?还有品种,到底是C产品好?还是D产品好呢?有时为了推销A品牌,一致把资源放在A品牌上,铺天盖地都是A品牌信息,都是在讲A品牌如何如何棒。有时为了推销C产品,线上线下一致传播C产品如何如何好,也给出一些促销价策,而在推销D产品时也是如此。再有,就是几个事业部之间也有交叉业务,有时会出现你登场罢我登场,如经销商所讲,有时一天能见到他们公司好几拨人拜访。以上种种,让他们的经销商、客户、消费者无所适从,不知哪个事业部在推销、不知哪个品牌产品好,不知哪个品种产品好。不知道的会说他们在竞争,但是说白了,如此竞争方式无异于自杀式内耗。
听了朋友的一番话,我不好说什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企业通病之一吧。
我想,生意难做,这大家都很清楚的,但不能自己内耗呀。大企业应整合资源,一致跟外部竞争对手竞争,而不是自己内部先竞争一番,打个头破血流后再去与外部竞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