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小舟
图片来自网络阿浪,名为李阿浪,本是一所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由于每次上课只讲诗歌,被叫谈话,不经意间,他了解到,在偏远的山区中,有一所学校,可以随心所欲,可以讲他喜欢的诗歌,他把那里,叫做他的远方。
阿浪,阿浪,或许他本就希望能去流浪,来到这所淳朴浓厚的山村之后,他觉得他已经到达了他的远方,在这里,只有他一个老师,大大小小十六个孩子,大家欣喜的欢迎这位新老师。
开学之初,大家欢喜于老师的授课,但渐渐地,因为阿浪不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孩子们开始讨厌阿浪,家长也频频反应情况,阿浪甚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按照教学大纲学习呢?为什么就不能多学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呢?
那大概是,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远方吧,就像小花说的“老师,请您按照教学大纲讲课吧,我们的愿望是考上县高中,走出大山”。
也许,无法评判谁的远方是对的,谁的远方又太世俗。只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在不同的年纪,都渴望着去到达。
一时间,阿浪变得闷闷郁郁的,他不再讲授诗词,不再露出笑脸,二球心疼阿浪,二球是爱诗的,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是爱诗的,又终于,阿浪决定成立了“扫地王诗社”,二球是第一个加入的。
扫地王是村里最厉害的斗牛,扫地王诗社也一定越办越好。大家在不影响上课的时候,纷纷参与到诗社中去,面对大山,一个接一个地对着诗歌。日子很美好,每个人也都很满足。
小花在失去父母之后,性格中总是透露着一丝悲伤,还有一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与坚强,对了,眼中分明还有些许的倔强。
诗社举办了一次户外活动,不巧天忽然下大雨,山路泥泞,雨越下越大,一不小心就会被这座大山夺去性命,小花想起父母因自己而死去,不愿拖累阿浪,我想这个情节就是专门为小花解开心结所设定的吧,这时他们一起唱起了苏轼的《赤壁怀古》,最后结果是大家都安全回到了学校,阿浪可能还是会被调回学校,留不住的终究留不住。
大家自然不愿阿浪走,相处了这么久,阿浪也不愿意离开他的“远方”,他爱这个地方,爱这里的孩子,爱侗族的风土人情。
阿浪希望能够把孩子们的声音传递出去,他带领孩子们参加了合唱比赛,当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的心中不禁为之一震,泪在眼中打转,我想这就是那强有力的声音吧,是内心最真实的呼唤啊。
这部电影评分8.5,不高也不低,大概是在呼唤关爱山村的教育事业,大概在歌颂淳朴的风情,也或许只是传达一个故事,我不知道。
前几天,老师在课堂上提到了一个话题:知识+爱=幸福。我以为,它和罗素的“理性+信仰=爱”是极其相通的。所谓幸福,不就是求仁得仁吗?
阿浪的幸福便是能有诗歌陪伴,校长的幸福是孩子们可以不用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孩子们的幸福,是考上一所重点高中,走出大山。
幸福就是求仁得仁。你像雷军一样追求伟大也好,你像石悦一样追求平淡也罢,只要最终你获得了你想要的,那你的生活就是值得被祝福的。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何为远方?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如果你要是问我:“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那我会这样回答你: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网友评论